第91章 未雨绸缪(第1页)
深夜的会议室里,投影仪的光束在墙上投下周天明的资料。陈序、顾明、赵知远和林晚晴围坐桌旁,气氛凝重。
"周天明,五十六岁,天明资本创始人。"顾明切换着幻灯片,"最早靠收购国企改制发家,十年前转型做资本运作。"
赵知远扶了扶眼镜:"他的投资风格很有特点——只投行业前三,而且一定要控股。"
"更准确地说,"陈序用激光笔圈出几个案例,"他只投有核心技术,但暂时陷入困境的企业。"
林晚晴翻看着财务报表:"这些被收购的企业,最后都消失了。"
"不是消失,是被分解了。"顾明调出另一组数据,"核心技术打包出售,品牌雪藏,团队解散。典型的秃鹫式投资。"
陈序点头:"还记得我们分析过的绿能科技吗?那就是周天明的经典手法。"
他站起身,在白板上画出一条时间线:
"第一阶段,制造危机。通过供应链打压、舆论攻击,让目标企业陷入困境。"
"第二阶段,趁火打劫。在企业最困难时提出救援方案,实际是掠夺性收购。"
"第三阶段,拆分出售。核心技术卖给竞争对手,其他资产能卖则卖。"
赵知远皱眉:"这不就是合法的抢劫?"
"在法律边缘游走,但从不越界。"顾明叹气,"这才是他最可怕的地方。"
陈序在白板上写下三个关键词:"耐心、精准、狠辣。"
"据我了解,"顾明补充道,"周天明有个特点——从不亲自出面。所有操作都通过孙正明这样的白手套完成。"
林晚晴担忧地问:"那我们该怎么防备?"
"首先要弄清楚他的弱点。"陈序在白板上画了个问号,"再完美的猎手,也有失手的时候。"
第二天,陈序约见了多位曾被周天明收购过的企业创始人。谈话都在隐蔽的茶室进行。
"周天明?那就是个魔鬼!"一位前光伏企业老板激动地说,"他先让银行抽贷,再让供应商断供,最后假装救命恩人出现!"
另一位前手机厂商创始人苦笑:"我最后悔的,就是相信了他保留创始团队的承诺。收购完成第二天,我们就被保安请出了办公楼。"
这些谈话让陈序逐渐拼凑出周天明的完整画像。
晚上,陈序把收集到的资料带回公司。吴伟正在办公室等他。
"陈总,您找我?"吴伟显得有些紧张。
陈序首接问道:"你在同辉时,见过周天明几次?"
"三。。。。。。三次。"吴伟咽了口唾沫,"都是年终总结会上,他坐在最后排,几乎不说话。"
"说说你的印象。"
吴伟努力回忆:"他看人的眼神很特别,像是在评估一件物品的价值。孙正明在他面前,就像老鼠见到猫。"
陈序若有所思:"也就是说,孙正明做的每件事,其实都是周天明在背后指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