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4章 松散的太平教(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张角创立的太平教传播很快,并且被称为“大贤良师”,张角跟两个弟弟说道:“太平教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大贤良师,呵呵,好好,以后多传播我这个名号!”

两个弟弟连忙称是,张角接着道:“黄天是我们的至上神,自黄神出世,从此开天辟地,见世间缺少万物,于是创造人类,又创造世间万物以供养人类。黄帝是黄天在人间的代表,黄帝时期,天下太平世界,人人能吃饱,人人能穿暖,人性淳朴故无病无灾。后世人心奸诈贪得无厌,于是有了压迫,偷盗抢劫也随之不断!要想改变,大家必须致太平,行善道!”

自此,张角“持九节杖为符祝,教病人叩头思过,因以符水饮之,病或自愈者,则云此人信道;其或不愈,则云不信道”。

自此,太平教号称三十六方,每方一万人!

孟德对黄巾起义那是记忆很深,也一直关注,知道早晚会爆发黄巾起义。太平教以“致太平,行善道”的口号进行传教发展,东汉官方自然也是早有耳闻,因为太平教“致太平,行善道”还是能够起到劝慰灾民,甚至有互助的性质,因此太平教得到了十几年的发展时间。

孟德通过萧天得到了太平教的一些消息,“号称三十六方,每方一万人,实际上小方也就六七千人!”萧天接着说:“这些人中的老弱妇孺的比重也是很高,能够占到三分之二!实际上的青壮不到三分之一,最多也就十万人左右,分布成三十六方,每方的战力也就不到三千人!”孟德道:“后世有位非常著名的领袖说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各个歼灭敌人!这三十六方实在是太分散了,注定会被各个击破!更何况优势力量中还夹杂着老弱妇孺,更是难以发挥出应有的力量。”

孟德接着跟萧天分析:“兵家讲究令出必行,这三十六方众应该不懂什么命令吧?遇到顺风仗凭借着一口勇气还能够势如破竹,但是一旦遭遇挫折,不只是兵败如山倒,而且是作鸟兽散!”萧天频频点头:“世上如兵圣孙子的人可是没几个,当初他训练宫女时,先是严明律令,然后斩杀宫女立威,才能做到令出必行!”

孟德叹了口气:“可怜这些民众,只是因为少数人的野心,便被裹挟,真心想造反的人永远只是少数!会不会出现叛徒?有没有详细的战略规划?万一事败如何应对?兵马未到,粮草先行,这些他们有准备么?”萧天也是不停的摇头,大贤良师只可做教主,只能为师,并不是合格的领袖!

孟德又对萧天说:“失败后的流民经过了战争的洗礼,以后也是一定的战力!这部分人我们可以想办法接收,分门别类,根据不同的特点再作出具体的安排!我们接收他们也算是给他们一条活路,但是不知道将来我们能够做到什么地步!”

孟德没有想到,他跟萧天的闲聊,在不久的将来竟然一一的应验,不愧是兵家传人的大局观啊!

虽然黄巾起义未能推翻东汉的统治,但是却也是东汉的掘墓人,从此之后各地军阀并立,并以此为契机得到了发展壮大。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