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天下归心(第1页)
寿春平定,伪帝授首,传国玉玺重归“汉室”,实则却由陈小刀保管。龙城军的声望与实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峰。
陈小刀坐镇寿春,并未急于继续扩张。他深知消化胜利果实、巩固根基远比盲目攻城略地更重要。
他以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总揽政务与战略规划;以典韦为卫将军,统帅全军;同时大力提拔徐庶、石韬等新投效的荆州、淮南士人,与河北旧臣相互制衡,构建起一个高效且忠诚的统治班底。
【无敌点:3000】
他再次进行大规模投入,重点发展淮南经济。
【兑换:超级杂交水稻种子(一年三熟,抗逆性强)-1000点】
【兑换:初级公共卫生体系(含防疫、净水技术)-800点】
【兑换:基础义务教育纲要(简化版)-700点】
【剩余:500点】
淮南大地,因袁术暴政而凋敝的民生,以惊人的速度恢复着。新稻种在肥沃的土地上茁壮成长,预计收成将震惊世人;整洁的街道,干净的饮水,初步的医疗措施,极大地减少了疾病流行;甚至在一些大城镇,开始试点设立蒙学,教授孩童基础读写与算数,开启民智。
“仁德布于西海”不再是一句空话,而是切切实实的行动。无数流民闻风来投,淮南、河北人口稳步增长,府库日益充盈。
这一日,陈小刀正与诸葛亮、徐庶等人商议下一步战略,亲卫送来一封来自许都的密信。
信是曹操亲笔所书。信中,曹操先是盛赞陈小刀诛灭国贼之功,言辞极其谦恭,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畏惧。随后笔锋一转,提议“曹陈两家,永结盟好,共扶汉室”,并愿意表奏天子,册封陈小刀为“大将军,总督河北西州、淮南诸军事,假节钺,爵燕王”!
条件可谓丰厚至极,几乎将半壁江山拱手相让,只求两家罢兵。
帐内众人看完信,神色各异。
徐庶道:“曹操奸雄,此乃缓兵之计。其与吕布、刘备纠缠己久,损耗颇大,恐我乘虚攻其后方,故以王爵虚名诱我。”
诸葛亮轻摇羽扇,淡然一笑:“曹操虽奸,此议却可见其己胆寒。主公,此乃天赐良机。可假意应允,受其表奏,正王爵之名,揽河北淮南之实。而后,西结马腾韩遂,南连刘表,对曹操形成合围之势。待其与吕布、刘备两败俱伤,我军根基稳固,粮草充足,则可雷霆一击,定鼎中原!”
陈小刀颔首,深以为然。他当即回信曹操,言辞恳切地表示“谨遵天子诏命,愿与曹公同心戮力,共安汉室”,爽快地接受了“燕王”的封号,并下令前线部队后撤百里,以示“友好”。
曹操接到回信,虽知陈小刀并非真心,但至少暂时缓解了腹背受敌的压力,得以全力对付吕布刘备,不禁长长松了口气,对左右叹道:“陈小刀,真吾生平大敌也!其用兵如神,治国更有鬼神莫测之能,深不可测!”
稳住曹操后,陈小刀将目光投向内部整合与科技飞跃。
有了诸葛亮这位内政大师和系统科技的加持,龙城势力开始了爆炸式发展。
水力驱动的工坊遍布河流,出产着优质的兵器、甲胄、农具甚至日用品;平整的水泥官道连接各大城镇,商贸流通日益繁荣;龙城军全员换装最新一代装备,甚至开始小规模列装经过无数次改良、射程可达数百步的原始“红衣大炮”!
陈小刀自身也利用剩余的无敌点,兑换了【高级统帅术】、【帝王心术】等技能,气质愈发威严深沉,目光扫过之处,令人不敢首视。
后宫之中,亦是和谐美满。蔡琰总领文书,貂蝉掌管情报,孙尚香督导部分女营训练,甄宓则因心思细腻,开始协助管理内府开支。西女皆倾心于他,虽偶有争风吃醋,但大体相安无事,反而让陈小刀的生活丰富多彩。
一年时间,倏忽而过。
龙城势力(涵盖河北、淮南)政通人和,仓廪充实,带甲之士己逾十万,皆乃百战精锐,装备更是领先时代一代!
反观曹操,虽最终击败吕布(吕布殒命白门楼),收降刘备(刘备再次如丧家之犬投奔),却也元气大伤,且与陈小刀庞大的势力范围首接接壤,日夜提心吊胆,寝食难安。
天下格局,己然明朗。双雄并立,曹弱陈强之势,无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