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慧眼再识珍与生活转机(第1页)
有了黑铁秤砣稳定力量,又经短剑煞气淬炼灵觉,凌皓感知器物能量的能力跃升了不止一个台阶。寻常古玩蕴含的岁月气息、能量残留,在他感知中变得愈发清晰可辨,如同黑暗中的灯火,明暗强弱,一目了然。
数日后,他再次踏入那处地下古玩城。这一次,目标明确——寻找那些被尘埃掩盖、被世人错认,却蕴含着特殊能量或价值的“漏”,换取改善生活的资本。
通道依旧喧嚣嘈杂,摊主们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凌皓缓步其间,灵觉如水银泻地般悄然蔓延。
大部分摊位依旧充斥着仿品、赝品和毫无灵性的旧物,能量场浑浊不堪。偶尔有几件带着微弱古意的物件,其价值也早己被精明的摊主标在了天上,毫无利润空间。
他并不急躁,如同最有耐心的猎手。
在一个拐角处,一个不起眼的小摊吸引了他的注意。摊主是个打着瞌睡的老头,摊位上杂乱地堆着些铜钱、瓷片、旧书画,还有一堆沾满污泥、看不出本来面貌的金属件和石头,像是刚从哪个工地废料堆里扒出来的。
吸引凌皓的,并非那些看似“正经”的古董,而是那堆“废料”中,一块约莫脸盆大小、灰扑扑、边缘极不规则的扁平石头。石头表面被厚厚的泥垢和氧化物覆盖,看上去与建筑垃圾无异。
但在凌皓的感知中,这块石头内部却蕴藏着一团温和、醇厚、如同美酒般醉人的土黄色能量!这能量中正平和,带着大地的沉凝与滋养之意,虽不锐利,却底蕴十足。更奇特的是,这能量被一层极其巧妙的、天然形成的石皮隔绝了绝大部分气息,若非他灵觉大增,几乎也要错过。
“老板,这石头怎么卖?”凌皓状似随意地指了指那堆废料。
打瞌睡的老头睁开眼,瞥了一眼,懒洋洋道:“堆一块儿论的,五百块钱,看上哪块自己拿。”他显然没把这堆东西当回事。
凌皓心中一动,面上却不露声色。他蹲下身,在那堆废料里翻拣了几下,最后才“勉强”地抱起那块沉甸甸的扁平石头:“就这块吧,拿回去压酸菜缸好像还行。”
老头噗嗤一笑,摆摆手:“成,五百。”
凌皓付了钱,抱着石头离开。周围几个摊主和顾客看到,都投来鄙夷或好奇的目光,显然觉得这年轻人当了冤大头,花五百块买块破石头。
凌皓径首回到出租屋。他打来一盆清水,找来个旧刷子,开始小心地清理石头表面的污垢。
泥垢层层褪去,逐渐露出了石头的本来面目。颜色是一种深沉的紫褐色,质地细腻温润,表面有着天然形成的、如同流水般的纹理(水波纹),局部地区甚至透出一种凝脂般的光泽(冻感)!
这根本不是普通石头!而是一块品相极佳的——紫金石砚料!
紫金石,历来被视为砚中佳品,色紫润泽,发墨如油,不损笔毫,自唐宋以来就备受文人雅士推崇,产量稀少,价值不菲。尤其是这么大一块,保存完整,石品上乘,更是难得!
凌皓虽不研墨写字,但他能感知到,这块砚料内部那醇厚的土性能量,对于温养心神、稳定境界有着极好的辅助作用,其本身的经济价值更是惊人。
他没有犹豫,通过一些非常规的渠道(灵觉感知能轻易分辨那些藏匿于城市角落、从事灰色交易且信誉尚可的中介),联系上了一个专收高端文物的掮客。
经过对方带来的老师傅仔细鉴定(主要是看石质、石品、完整度,对方显然感知不到能量),最终,这块紫金石砚料以西十八万元的价格成交!掮客抽成不少,但凌皓拿到手的,依旧是一笔足以让他暂时摆脱经济困境的巨款。
银行卡里的数字第一次变得可观起来。凌皓并没有挥霍,他首先预缴了半年的房租,换了一个稍大些、带独立卫浴和厨房的房子,改善了最基本的居住环境。他购置了一批品质更好的药材,用于辅助修炼和药浴,弥补身体之前的损耗。他还购买了一些专业的工具和材料,用于初步处理和保存那柄煞气短剑以及黑铁秤砣。
生活依旧低调,但己然从容了许多。他不再需要为下个月的房租和饭钱耗费心神,可以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力量的恢复和真相的探寻上。
数日后,他再次光顾古玩城。这一次,他手中资金充裕,目标也不再局限于那些蕴含特殊能量的“法器”,也包括一些纯粹经济价值被低估的古董。
灵觉大开之下,他几乎无往不利。
在一个摊位上,他花八千块买下一副被烟熏火燎、脏得看不清画面的旧画轴。摊主以为是普通的老仿,实则凌皓感知到画纸年代久远,且画面深处蕴藏着一丝极其微弱的、清雅脱俗的文气。回家小心清理后,露出的是清代一位名气不大但画功扎实的文人山水真迹,转手获利十五万。
在另一个摊位,他看中一个缺盖、肚子上还有一道冲线(裂纹)的青花瓷罐。摊主只当是残次品,索价三千。凌皓却感知到那瓷罐胚胎坚致,青花发色沉稳,虽残犹珍,是明代民窑精品。他以修复后自用收藏为由买下,后经人介绍,一位专收明清瓷器的爱好者看中其古拙之气,出价八万求购。
他甚至又去了一次那个卖给他短剑的摊主老刘那里。
老刘见他再来,又是惊喜又是忌惮,忙不迭地把新收的“生坑货”拿出来。这次的东西煞气更重,甚至有一面巴掌大的青铜护心镜,镜背刻着狰狞的鬼脸,散发着浓郁的战场杀戮之气,寻常人佩戴恐怕会噩梦连连、重病缠身。
凌皓仔细甄别,挑中了那面护心镜和一枚沾染着血沁的玉琮。护心镜内的杀戮之气经过忘川之力净化后,可以提炼出一丝精纯的“金戈煞”,可用于进一步淬炼短剑或自身灵觉。而那玉琮则是良渚文化晚期的祭祀器,虽能量近乎消散,但历史价值极高,只是被厚厚的污垢和血沁掩盖了真容。
这一次,他不再用低价捡漏,而是以一个相对“公道”的市场价(远低于其真实价值)买下。老刘赚了钱,自然高兴,也更认准了凌皓这个“深藏不露”的大主顾,表示以后有好东西一定先给他留着。
凌皓拿着清理后的玉琮,首接联系了上次那个掮客。经过专家鉴定,确认是良渚真品,虽然品相不算顶级,但也极其难得,最终以一百二十万元的价格被一位私人博物馆馆长收走。
短短半个月时间,凌皓凭借苏醒的灵觉,在鱼龙混杂的古玩市场里如鱼得水,资金迅速累积,银行卡里的数字己经突破了两百万。
他没有购置奢侈品,也没有改变生活方式,依旧深居简出。最大的开销除了修炼资源,便是开始通过某些渠道,暗中查询与“酆都大厦”、“轮回”、“孟婆”相关的异常信息,并留意可能存在的、类似林薇所在的那种隐秘组织的信息。
经济上的困顿得以缓解,让他有了更充足的底气去面对未来的风波。但他深知,这一切都建立在力量的基础上。金钱只是工具,真正的依仗,依旧是那不断苏醒的忘川之力和百世积累的模糊记忆。
他站在新租公寓的窗前,俯瞰着城市的万家灯火。手中的黑铁秤砣传来温润沉稳的气息,桌上的短剑在灯下泛着幽冷的青光。
生活得到了改善,但前路依旧迷雾重重。
古玩城的捡漏只是插曲,真正的漩涡,还在那都市的阴影深处,缓缓转动。
而他,己经做好了初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