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61章 原来是太子(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随着曾雄的介绍,名叫小羽的姑娘也矜持的点点头,今日她却是没有了昨日的倔强,看起来十分恬静。

李承乾望着曾雄,犹豫了一下还是开口问道:“老人家,恕我冒昧,这孩子的父母。。。?”

曾雄坦然道:“这孩子的父亲当年从军死在了战场上,她那母亲得知消息后整日以泪洗面,再加上身体不好后来也早早的走了,只留下我们爷俩相依为命。”

“死在了战场上?”李承乾皱起眉头,“是哪一年的事?”

“那是贞观三年的事了,我那苦命的儿子随王师北上攻打草原十八部,我们左盼右盼始终是盼不到他归来,最后等到的只有战死的噩耗。”

说起这个,曾雄和曾小羽红了眼眶,又想起从前不好的回忆。

“按照大唐律规定,对于战死的士兵,兵部都会进行登记为其家人发放抚恤金,怎么您没收到嘛?”

老汉点点头,道:“收到了,米二石,钱三两,免税十年,说起来还要感谢朝廷,若没有这些抚恤,恐怕我们爷孙二人早就饿死在家中了。”

唐朝时一石米约五十九公斤,二石米就是一百一十八公斤,省着点吃确实够一老一小吃上几年了,另外一两银子可以兑换一千文铜板,大约为五千九百元人民币。

这些听起来不多,但在那个年代能发这些抚恤己经着实不错了,要知道在唐朝以前是没有抚恤金这一说法的,参军入伍只能减免赋税,战死了是没有任何补贴的。

在秦汉时,也往往只有军官才有俸禄,普通的士兵能管一口吃的就不错了。

而且即使是唐朝,也一首到了唐玄宗后期,随着募兵制的出现,士兵才有了固定意义上的军饷,以前都是有什么发什么,比如说这个月军饷可能是盐,下个月就可能发什么瓷器布匹。

那时候的军饷,是真正意义上的不是看你要什么,而是看我有什么。

李世民能在贞观初期保证战死士兵的福利,也难怪他能被称为千古一帝。

李承乾正与曾雄聊天时,刑部尚书刘德威和门下侍中马周一起嘀嘀咕咕走了过来,不知在商量什么。

看到李承乾时,二人皆是有些奇怪,军器监案子那么久这主都没来过刑部几次,今天这是怎么回事,一大早就跑过来了。

奇怪归奇怪,该有的礼节还是要有的。

二人快步上前,伸手作揖道:“见过太子殿下。”

太子?

站在李承乾身后的曾雄和曾小羽看到两个穿着官袍,明显级别不低的大官走过来,对着眼前的公子恭恭敬敬施礼,二人当即就愣在原地。

什么太子,这里哪有太子?

半天后,二人突然反应过来,神色之中充满骇然,他们心里很清楚眼前这位帮助他们的公子必然不是普通人,可没想到他竟然是当朝太子。

不是。。。太子?

曾雄神色惶恐,身体顿时便哆哆嗦嗦,抖的十分厉害。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