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缓兵之计(第2页)
李汨道:"不必,臣有一计或可缓杨端和攻势."
"说来听听。"
"大王可伪作书信一封,说愿献城投降,但要秦王亲口保证大王安全,若杨端和愿代为转述。使臣往来最少需两日,如此可为司马将军争取时间。”
“若杨端和不接受请和呢?”
“那大王就扬言联系王翦,将此功献于王翦,甚至可以用告秦王杨端和贪功欺瞒之罪来威胁他,想来杨端和不能无动于衷。只要他一犹豫,秦军攻势必缓。届时司马尚大军一到,番吾守军便可顺利撤回。"
林石拊掌轻笑:"哈哈哈,将军此计大妙,不论杨端和对投降一事相信与否,总要让他被耍个灰头土脸”。
回到寝宫,林石脱掉满身臭汗的衣衫,沐浴,更衣、吃饭,然后上床午睡。他现在要抓紧时间休息以恢复身体,等把郭开一党除去,便开始进行特种大队的体能训练。
刚过傍晚,郭开便又带了那三名少女前来,向林石道:"依大王意,还是这三女来侍寝,大王休息一日精力充足,今夜定可战至天明啊!"说罢,两人同时哈哈大笑。
笑罢林石忽然长叹了口气,郭开最善察言观色,忙问:"大王因何叹气?"
林石沉声道:"秦强赵弱,这邯郸城终是守不住的,此间之乐不知还能享受几日?待到城破,寡人只怕终身为秦国阶下之囚。"他脸上沮丧的表情堪比奥斯卡影帝。
郭开一愣,心道:看来这孩子也不是傻到了家,多少还能认清眼前局势。忽的心中一动,试探地问道:“那依大王之见,咱们应当如何?"
林石犹豫半晌,说道:"寡人心中所想只怕要遭赵国上下唾骂。"
郭开屏退左右,关上门转身上前,轻声道:"此刻只有臣与大王二人,大王可将心中所想告于臣知,待我们君臣商议之后再做打算。"
林石张了张口,欲言又止。郭开急道:"莫非大王还信不过老臣?"
"寡人如何会信不过太傅,只是……唉,罢了。"林石一拍大腿,起身说道:"杨端和围城在及即,寡人心中忧惧,想……想传信于杨端和只要秦王能保证寡人富贵,寡人愿献城投降。"
郭开听闻此言心中狂喜,但面上不动声色,忧声道:"只怕朝野上下不会同意。"
"寡人正是担心此事,但不知太傅何意?"
"老臣忧心赵国,更忧心大王,只要能保大王安全老臣愿为大王做任何事。"
林石喜道:"有太傅站在寡人这边,寡人就安心了,先不管朝中如何想,咱们先通信于杨端和,看看秦国做何反应,如果秦国答应了咱们的要求,再去说服众臣就容易多了。"
郭开道:"大王英明。"
他本想劝林石即刻手书一封,自己请人送住杨端和处,又转念一想,大王亲言投降,则显得自己居功甚微,如将这功劳揽自己身上,降秦之后自己地位更有保障。于是,说道:"那便由老臣手书一封送往杨立端处,一来看其如何回应,二来万一事情泄露,所有骂名均由老臣一人承担。”
林石‘感动’得眼眶犯红’:“太傅对寡人果是忠心不二,寡人得太傅一人胜过朝臣百人。"
郭开连忙谦逊道:"谢大王夸奖,此乃臣之本分。事不宜迟,老臣这便回去写信,将大王之意告知杨端和。"
"大傅切要小心在意,在秦国答复之前不可泄于他人。"
"大王放心,老臣理会得。"说罢便告退回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