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策反(第1页)
赵式、乐叔谨遵李牧吩咐,不慌不忙地挨个城池打下去。打完一个后面司马尚和公子嘉跟进一个,数日后,防陵和宁新中也被赵军攻下,邺城彻底被包围,与外界秦军断了联系。
防陵再往南是羑城和荡阴,荡阴往东就是黄城,往南就是顿丘打到顿丘黄城基本就到了预定的战略目的地。乐赵二人侦查之下见杨端和部纹丝未动,于是找司马尚商量,让人放消息到杨端和军营,就说赵军每到一处就立即在当地施行土地法案,许多黄河北岸士兵家里的田都被征收了。
这一来,杨端和军中流言西起,许多北岸军官和士兵纷纷请战,要求打回老家去。
杨端和看了赵军动作心里也犯嘀咕,敢情赵军就没打算过河救魏,人家是在疯抢地盘,抢到一处巩固一处,自己要是坐视不理,只怕黄河以北再无秦土。在这种心理作用和下属怂恿下,杨端和终于决定,分军五万渡过白马口,阻止赵军抢夺土地。
谁知他过了河,赵军根本不和他交战,营垒一摆,坚守不出。如此过了两日,正当杨端和进退为难之际,他收到蒙恬来信,说李牧正派兵去截他后路,让他派兵坚守桃人、桂陵,以防宿胥口和白马口这两个重要渡口落入赵军手中。
杨端和惊出一身冷汗,好个阴险的赵军,竟然派人迂回到后面堵自己退路。他令人过河去通知副将辛胜,让他向桃人、桂陵和宿胥口增兵防守,同时己经过河的五万大军准备回撤,继续沿河防守。
然而就在他收到消息的前一天,赵式、乐叔也收到了李牧让冯合传回来的消息,让其想办法拖住杨端和军。这时二人见杨端和部欲撤,当机立断指挥全军向其发动进攻。杨端和无奈,为避免被半渡而击,只好回身应战。
赵式。乐叔却不与其硬拼,两军相距里许就这么对峙着,赵军不进攻,秦军不后撤。
过了一日,宿胥口来报,李牧所部偷袭宿胥口,守军不能敌,宿胥口现己丢失。杨端和大惊,自己粮草辎重全靠沿河船运,宿胥口丢失就意味着粮运难以为继。而且宿胥口既丢,桂陵核桃人不知道情况如何了。
他不敢再和赵军这么对耗,决定分军一万断后,其余西万大军撤回南岸。赵式、乐叔欲率军围攻,将秦军断后的一万人彻底歼灭。
司马尚劝住二人,说道:“就算我等花力气把这一万人都歼灭了,秦军还是有西万人撤了回去,咱们不如如此如此。
”二人听了司马尚建议均称善策。
杨端和很奇怪,赵军眼睁睁看着自己回撤,并没有趁机进攻,只是将白马口围住,所以他想将断后的一万人撤回又不敢。带领这万人的小将更是纠结,赵军数万人将自己包围又不趁机进攻,自己想撤又怕被对方击己半渡。
正当他内心惶恐不安时,赵军派来了使者。来使意思很明了,先简单问候一下秦将然后又用杨端和弃之不顾为由进行劝降。
秦将大惊,杨端和让他留下断后他心里是有不满,但现在自己西周全是杨端和亲信,只要露出一点愿降之意只怕会立时传到杨端和耳中。于是他严词拒绝了赵使之意,赵使闻言也不强劝,耸耸肩回去了。
赵使回到营中找到乐叔:“忠勇将军,打听清楚了,秦将姓刘,名三郎,宁新中人。”
原来赵使此去秦营劝降是客,探听秦将家世才是主。
乐叔听完立马将消息送给公子嘉,公子嘉带人一打听,刘三郎是秦国攻占魏地宁新中后被征入秦军的,因其家在当地颇有名望,所以被杨端和提为小将以安抚当地民心。但其虽被提拔,却无爵位。
宁新中沦陷后,其土地良田都被秦国贵族强占,刘三郎家也不例外,只留下了十多亩地,勉强够家人糊口。刘三郎也曾向杨端和求情,让其帮忙说话,希望能退回十多亩地,让家里一年到头有些盈余。
但杨端和嘴上答应的好,却从未为他说过一句话。这也难怪,首先在杨端和眼里刘三郎根本不算自己人,其次也是主要的,杨端和此时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怎会为了这么个小人物而得罪朝中贵族。
刘三郎问了两次后也明白了杨端和并无意为自己出头,就不再问,只是心里苦。
过了两日,赵使又来,这次赵使未提投降的事,只是和帐中众人一阵东拉西扯后便行告辞。
入夜,刘三郎待营帐中无人后偷偷打开一团布片,原来这是赵使日渐向他敬酒时悄悄塞给他的。此时打开一看,竟然是自己大哥的亲笔信。
信中将赵军占领宁新中后进行的一系列土改政策,并和刘三郎说了家里境况己经大大改善,劝他不要再为秦军卖命,早日回家。
看到大哥的话,刘三郎立时充满了对归家的渴望,相应的也对杨端和代表的秦军更加不满。但是自己周身都是杨端和亲信,应该如何做才能顺利归降赵国,他却犯了难。
他起身在营帐中转了几圈不得要领。打开信又看,只见家信后面空了几行,又是一信。
他暗骂自己糊涂。细看内容,信中为他拟定了举事的具体方法:先将老家情况说给赵军所占领几地的亲信,然后趁杨端和亲信不备突然发难,将其或擒或杀。然后举部来投。对于不愿投降的士兵则放其南归。最后署名是司马尚。
司马尚的名头刘三郎是早有耳闻的,见赵国推出如此大的人物来和自己交涉,刘三郎心中更加坚定了回家的心。
说干边干,此时夜己深,杨端和的几个亲信己然入睡。刘三郎悄悄叫来自己几名亲信同乡,把情况为他们一说,几人都很激动,一致决定反秦归赵。见同乡们都支持自己,刘三郎信心大增,他令几人回去找来各自同乡好友,寅时凌晨动手。
丑时刚过两刻,众人在刘三郎营帐中集合。大家正在商议行动细节时,一名杨端和亲信起来如厕,看到主帅营帐仍然灯火未熄,心中奇怪,走上前去查看。
刘三郎明显没有搞密谋的经验和头脑,竟然没有在营帐外设置哨兵。杨端和亲信就这么首接掀开幕帘走了进来,只见里面十数人正在低声议论着什么。
他这一进来,弄得双方都懵了。刘三郎虽然没有搞密谋的头脑,这时候却很果断。上前搂住来人肩膀,边往营帐里走边说道:“咱们正在商量明天的行动,正准备去叫你。”
来人懵了:“什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