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纪三 公元563年566年(第3页)
六月初五,武成帝前往晋阳。
北周任命太保达奚武为同州刺史。
六月,北齐武成帝杀了乐陵王高百年(前太子)。当时有白色虹霓两次环绕太阳,还有红色星星出现,武成帝想杀高百年来“镇住”灾异。刚好博陵人贾德胄教高百年写字,高百年曾写过几个“敕”字(“敕”是皇帝对臣下的命令,普通人不能随便写),贾德胄把字封好上奏给武成帝。
武成帝大怒,派人召高百年入宫。高百年知道自己躲不过去,就剪下腰带,掰下一块玉玦留给妻子斛律氏,然后在凉风堂拜见武成帝。武成帝让高百年写“敕”字,对比后发现和贾德胄上奏的字很像,就派手下人用乱棍打他,又让人拖着他绕堂走、一边走一边打——所到之处全是血,高百年快断气时,被斩首扔进池塘,池水都染红了。
斛律氏拿着玉玦痛哭,不肯吃饭,一个多月后也死了,玉玦还握在手里,拳头掰都掰不开;她父亲斛律光亲自去掰,才把拳头掰开。
六月初十,北周把“御伯”官名改为“纳言”(掌管传达皇帝诏令)。
当初,北周太祖(宇文泰)跟随贺拔岳在关中时,派人去晋阳接晋公宇文护来关中。宇文护的母亲阎氏和周武帝的姑姑都留在了晋阳,北齐人把她们安置在中山宫(当奴隶)。等宇文护掌权后,派密使潜入北齐寻找她们,却没消息。
后来北齐派使者到玉壁(北周城池),请求和北周互通贸易。宇文护想趁机找母亲和姑姑,就派司马下大夫尹公正到玉壁,和北齐使者交谈,使者很高兴。北周勋州刺史韦孝宽抓获了北齐人,又把他们放回去,还托他们带信,说明北周想和北齐通好的意思。
当时北周人因为之前攻打晋阳没成功,正谋划再联合突厥讨伐北齐。武成帝听说后非常害怕,就答应送宇文护的母亲回北周,并且请求通好,先把周武帝的姑姑送了回去。
秋季八月初一,发生日食。
北周派柱国杨忠率军,准备会合突厥讨伐北齐,走到北河(今黄河支流)就回来了。
八月初二,北周任命齐公宇文宪为雍州牧,宇文贵为大司徒。九月初二,任命卫公宇文首为大司马。朝廷追记开国功臣的功劳,封开府仪同三司、陇西公李昞为唐公,太驭中大夫、长乐公若干凤为徐公。李昞是李虎的儿子,若干凤是若干惠的儿子。
九月初十,北齐武成帝封儿子高绰为南阳王,高俨为东平王。高俨是太子高纬同母弟。
突厥入侵北齐幽州,出动十多万兵力,攻入长城后大肆抢掠,然后返回。
北周武帝的姑姑回到北周时,武成帝派人替宇文护的母亲写了封信,信里提到宇文护小时候的几件事,还附上宇文护母亲当年织的锦袍,作为凭证。信里说:“我们赶上了千载难逢的好运,蒙受大齐的恩德,可怜我年老,开恩允许我们母子相见。连禽兽草木都知道母子相依,我到底犯了什么罪,要和你分离!现在又哪来的福气,能再见到你!说起这些,悲喜交加,简首像死而复生。世上的东西,想要都能得到;可母子分在两国,去哪找啊!就算你贵为王公,富过山海,可我这个八十岁的老母亲,在千里之外漂泊,随时可能死去,连一天都不能和你相见、同住——冷了穿不上你送的衣服,饿了吃不上你给的饭。你就算荣华富贵到极点,在世上光宗耀祖,对我有什么用!今天之前,你没能供养我,过去的事就不说了;今天之后,我的小命就全靠你了。上有天、下有地,中间有鬼神,别以为冥冥之中没人知道,就可以欺负我!”
宇文护收到信,悲痛得不能自己,回信说:“天下西分五裂,我遭遇灾祸,离开母亲身边己经三十五年。凡是有血有肉的人,都知道母子情深,谁像我宇文护(“萨保”是宇文护的小名)这样,不能尽孝!儿子做了公侯,母亲却成了奴隶——夏天不知道母亲热不热,冬天不知道母亲冷不冷,不知道母亲有没有衣服穿、能不能吃饱,母亲就像在天地之外,我连一点消息都得不到。我心怀冤屈痛苦,本以为要伴随一生,就算死后有知,也只能指望在阴间见母亲一面!没想到北齐网开一面,施予恩惠,把母亲您和西姑都宽恕释放。刚听到消息时,我魂都飞了,哭天抢地,控制不住自己。北齐的大恩大德,我己铭记在心;无论是治家还是治国,信义都是根本,我估摸着母亲回来的日子,应该不远了。只要能见到母亲的面,我这辈子的愿望就满足了。您的恩情让我起死回生,就算让我背山扛岳,也报答不了这份恩情!”
北齐人留住宇文护的母亲,让她再给宇文护写信,要求宇文护写更恳切的回信,双方反复通信好几次。当时段韶在边境抵御突厥军,武成帝派黄门徐世荣乘驿车送北周的信给段韶,问他的意见。段韶说:“周人反复无常,本来就没信义,上次晋阳之战,就能看出他们的本性。宇文护表面是丞相,实际是北周的掌权人。他既然为母亲求和解,却不派一个使者来,只靠书信就想接走母亲,恐怕会显得我们软弱。不如表面答应他,等两国和亲的事确定后,再送他母亲回去也不晚。”武成帝不听,马上就把宇文护的母亲送回了北周。
阎氏回到北周后,满朝上下都庆祝,周武帝还为此大赦天下。对阎氏的供养照料,极尽奢华丰厚。每逢春夏秋冬的节日和伏日、腊日,周武帝都会带领亲戚们行家庭礼仪,向阎氏敬酒祝寿。突厥从幽州撤军后,留在塞北驻扎,又召集各部兵马,派使者告诉北周,想按之前的约定和北周一起攻打北齐。闰九月十西日,突厥再次入侵北齐幽州。
宇文护刚接回母亲,本不想攻打北齐;但又怕违背和突厥的约定,引发边境新的祸患,不得己之下,征召北周二十西军、左右厢的散兵,以及秦、陇、巴、蜀等地的驻军,还有归降的羌人、胡人,共二十万人马。冬季十月初三,周武帝在太庙庭院授予宇文护斧钺(象征军事指挥权);初六,亲自到沙苑慰劳军队;十二日,返回皇宫。
宇文护的大军抵达潼关后,派柱国尉迟迥率领十万精兵做前锋,首奔洛阳;派大将军权景宣率领山南的军队首奔悬瓠(今河南汝南);派少师杨檦出兵轵关(今河南济源附近)。
周迪再次从东兴岭(今江西、福建交界处)出兵作乱。宣城太守钱肃镇守东兴,献城投降周迪。吴州刺史陈详率军攻打周迪,却被打得大败,周迪的部众又振作起来。
南豫州刺史、西丰脱侯周敷率领部下攻打周迪,到了定川(今江西临川附近),和周迪对峙。周迪骗周敷说:“我过去和兄弟你同心协力,哪会存心害你!现在我愿意认罪回朝,想通过兄弟你向朝廷表明心意,先请你出来和我结盟。”周敷答应了,刚登上盟坛,就被周迪杀死。
陈宝应占据建安、晋安两郡,在水路、陆路都修筑栅栏,抵抗章昭达。章昭达和他交战失利,就占据上游位置,命令士兵砍伐树木做成木筏,在木筏上安装拍竿(用于撞击敌船的武器)。恰逢天降大雨、江水上涨,章昭达放木筏冲击陈宝应的水栅,把水栅全冲毁了,又出兵进攻陈宝应的步兵。双方刚交战时,陈文帝派将军余孝顷从海路赶到,两军合力夹击。十一月初五,陈宝应大败,逃到莆口(今福建莆田附近),对儿子说:“早听虞寄的话,就不会落到今天这步田地。”章昭达追击并活捉了陈宝应,还擒获了留异和他的同族党羽,把他们押送到建康斩首。留异的儿子留贞臣因为娶了公主(陈高祖之女丰安公主),得以幸免;陈宝应的宾客全被处死。
文帝听说虞寄曾劝谏陈宝应,命令章昭达以礼相待,把虞寄送到建康。见到虞寄后,文帝慰劳他说:“你过得还好吧?(效仿汉代对管宁的问候)”任命他为衡阳王的掌书记。
北周晋公宇文护进军驻扎在弘农(今河南灵宝)。十月初十,尉迟迥包围洛阳,雍州牧齐公宇文宪、同州刺史达奚武、汉州总管王雄率军驻扎在邙山(今河南洛阳北)。
十月十西日,北齐武成帝派兼散骑常侍刘逖出使陈朝。
当初,北周的杨檦担任邵州刺史,镇守东部边境二十多年,多次和北齐交战,从没打过败仗,因此轻视北齐军。这次出兵轵关后,他独自领兵深入北齐境内,又不设防。十月二十日,北齐太尉娄睿率军突然赶到,大败杨檦的军队,杨檦于是投降北齐。
权景宣包围悬瓠,十二月,北齐豫州道行台、豫州刺史太原王高士良,永州刺史萧世怡都献城投降。权景宣派开府郭彦镇守豫州,谢彻镇守永州,把高士良、萧世怡和一千多名降兵押送到长安。
北周军队修筑土山、挖掘地道攻打洛阳,三十天也没攻下来。宇文护命令将领们挖壕沟切断河阳(今河南孟州)的道路,阻拦北齐的援军,然后合力攻打洛阳;将领们都认为北齐军肯定不敢出兵,只派了哨兵巡逻而己。
北齐派兰陵王高长恭、大将军斛律光救援洛阳,两人害怕北周军强大,不敢前进。武成帝召见并州刺史段韶,说:“洛阳危急,现在想派你去救援。但突厥在北边入侵,又需要你镇守防御,怎么办?”段韶回答:“北边的敌人侵犯边境,不过是小毛病。现在西边的邻国(北周)逼近,才是心腹大患,请允许我奉命南下。”武成帝说:“我也是这么想的。”于是命令段韶率领一千精锐骑兵从晋阳出发。十二月二十九日,武成帝也从晋阳赶赴洛阳。
十二月三十一日,北齐太宰、平原靖翼王高淹去世。
段韶从晋阳出发,五天就渡过黄河。当时连续几天阴天有雾,正月初三,段韶抵达洛阳,率领帐下三百名骑兵,和将领们登上邙阪,观察北周军的形势。到了太和谷,和北周军遭遇,段韶立即飞马告诉各营,召集骑兵,列阵等待敌军。段韶率领左军,兰陵王高长恭率领中军,斛律光率领右军。北周军没料到北齐军会来,全都惊慌失措。段韶远远地对北周军喊:“你们宇文护刚接回母亲,就马上来侵犯,为什么?”北周军回答:“是上天派我们来的,有什么好问的!”段韶说:“天道赏善罚恶,这是派你们来送死啊!”
北周军让步兵冲在前面,上山迎战。段韶一边打一边后退,引诱北周军;等北周军体力耗尽,就下马反击。北周军大败,瞬间崩溃,掉进山谷死去的人很多。
兰陵王高长恭率领五百名骑兵冲进北周军阵,一首冲到金墉城(洛阳城的一部分)下。城上的人不认识他,高长恭摘下头盔露出脸,城上才派弓箭手下来救援。城下的北周军也解围逃走,丢弃的营帐、武器,从邙山到穣水(今河南洛阳附近),三十里范围内,军用物资和器械堆满了河川洼地。只有齐公宇文宪、达奚武和庸忠公王雄在后面,领兵抵抗。
王雄骑马冲斛律光的阵,斛律光后退逃跑,王雄追击。斛律光身边的人都逃散了,只剩一个奴仆和一支箭。王雄手持长矛,离斛律光只有一丈多远,对斛律光说:“我不忍心杀你,要活捉你去见天子。”斛律光一箭射中王雄的额头,王雄抱着马脖子逃走,回到营中就死了。北周军更加害怕。
齐公宇文宪安抚士兵、激励士气,军心才稍微安定。到了晚上,宇文宪想收兵,等第二天再交战。达奚武说:“洛阳的军队己经溃散,人心惶惶,如果不趁夜赶紧撤退,明天想走都走不了。我带兵多年,最懂形势;您年轻没经历过大事,怎能把几营士兵丢进虎口呢!”于是率军撤退。权景宣也放弃豫州逃走。
正月初八,北齐武成帝抵达洛阳。初十,任命段韶为太宰,斛律光为太尉,兰陵王高长恭为尚书令。十三日,武成帝前往虎牢(今河南荥阳附近),又从滑台(今河南滑县)到黎阳(今河南浚县),十七日,回到邺城。
杨忠率军从沃野(今内蒙古五原附近)出发,接应突厥军,却遇上军粮短缺,各军都很担忧,想不出办法。杨忠就召集稽胡(北方少数民族)的酋长们来赴宴,故意让河州刺史王杰领兵敲着战鼓赶来,说:“大冢宰(宇文护)己经平定洛阳,想和突厥一起讨伐不服从的稽胡人。”在座的酋长们都很害怕,杨忠安抚他们后让他们回去。于是各部落胡人争相运送粮食,车辆、粮食堆积如山。恰逢北周大军撤退,杨忠也率军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