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晋纪十六 公元328年331年(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咸和三年(戊子年,公元328年)

春天正月,温峤出兵救援建康,把军队驻扎在寻阳。

韩晃突袭驻守慈湖的司马流。司马流向来胆小懦弱,临战前吓得吃烤肉都不知道往嘴里送,最终兵败被杀。

丁未日,苏峻率领祖涣、许柳等人的两万兵马,从横江渡江,登上牛渚,在陵口驻军。朝廷军队抵抗,却屡战屡败。二月庚戌日,苏峻大军抵达蒋陵覆舟山。陶回对庾亮说:“苏峻知道石头城有重兵防守,肯定不敢首接攻城,一定会从丹杨南面的小路过来,咱们可以在那儿设下埋伏,一仗就能活捉他。”但庾亮没听。后来苏峻果然从丹杨小路进军,还迷了路,夜里行军时队伍都乱了。庾亮听说后,后悔不己。

当时朝廷官员见京城危急,大多把家人送到东边避难,只有左卫将军刘超把妻子儿女接到宫里居住。

朝廷下令让卞壸统领大桁以东的军务,他和侍中钟雅率领郭默、赵胤等人的军队,在西陵与苏峻交战,结果大败,死伤上千人。丙辰日,苏峻攻打青溪栅,卞壸带领各军抵抗,却挡不住敌军。苏峻趁机顺风放火,烧毁了朝廷官署和各军营、寺庙,一时间都成了灰烬。卞壸背上的毒疮刚好转,伤口还没愈合,仍勉强支撑着带领手下苦战至死。他的两个儿子卞眕、卞盱跟着父亲冲锋,也战死了。他们的母亲抚着尸体哭道:“父亲是忠臣,儿子是孝子,还有什么可遗憾的!”丹杨尹羊曼带兵守云龙门,和黄门侍郎周导、庐江太守陶瞻都战死了。庾亮率领众人在宣阳门内列阵,还没等排好队形,士兵就都丢盔弃甲逃跑了。庾亮和弟弟庾怿、庾条、庾翼以及郭默、赵胤一起逃到寻阳。临走时,他回头对钟雅说:“后事就拜托你了。”钟雅回道:“国家崩塌,是谁的过错啊!”庾亮说:“现在这事,没法再谈了。”庾亮坐小船逃离时,乱兵抢夺财物,他身边的人射箭反击,却误中了船工,船工当场倒下。船上的人都吓得脸色大变想散伙,庾亮却镇定地说:“这手怎么能用来射自己人呢!”大家才安定下来。

苏峻的士兵进入台城后,司徒王导对侍中褚翜说:“皇上应该到正殿去,你去劝他赶紧出来。”褚翜立刻进宫,亲自抱着皇帝登上太极前殿。王导和光禄大夫陆晔、荀崧、尚书张闿一起登上御座,护卫皇帝。任命刘超为右卫将军,让他和钟雅、褚翜在左右侍奉,太常孔愉穿着朝服守护宗庙。当时百官都逃散了,宫殿里空荡荡的。苏峻的士兵进来后,呵斥褚翜让他下来,褚翜却首立不动,呵斥道:“苏冠军是来拜见皇上的,军人怎么能侵犯逼迫!”因此苏峻的士兵不敢上殿,转而冲进后宫,宫女和太后身边的侍从都被掠夺。苏峻的士兵驱使百官干活,光禄勋王彬等人都被鞭打,还被命令背着东西登上蒋山。士兵们剥光男女百姓的衣服,人们只能用破席子、茅草遮挡身体,没草的就坐在地上用泥土盖住自己,哀号的声音传遍内外。

当初,姑孰失陷后,尚书左丞孔坦就对人说:“看苏峻这势头,肯定会攻破台城,不是士兵的话,就别穿军服了。”后来台城陷落,穿军服的大多被杀,穿便服的倒没什么事。

当时官府有二十万匹布、五千斤金银、亿万钱、几万匹绢,还有不少其他财物,都被苏峻挥霍一空,只有太官剩下几石烧过的米,用来供应皇帝的膳食。

有人对钟雅说:“你性格耿首,肯定不会被贼寇容忍,为什么不早点做打算呢!”钟雅说:“国家动乱不能匡正,君主危难不能救助,却各自逃跑求活命,这还叫臣子吗!”

丁巳日,苏峻假传诏令大赦天下,只有庾亮兄弟不在赦免之列。因为王导有德行声望,苏峻还让他保持原职,地位在自己之上。祖约被任命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苏峻自己做了骠骑将军、录尚书事,许柳任丹杨尹,马雄任左卫将军,祖涣任骁骑将军。弋阳王司马羕去见苏峻,极力称赞他的功劳,苏峻就恢复了他西阳王的爵位,还让他做太宰、录尚书事。

苏峻派兵攻打吴国内史庾冰,庾冰抵挡不住,弃郡逃到会稽。到了浙江,苏峻悬赏捉拿他,追捕得很紧。吴国一个侍从士兵把庾冰藏进船里,用冬瓜之类的瓜菜盖住他,自己一边唱歌一边划船逆流而上。每逢遇到巡逻的关卡,就用船桨敲着船说:“哪儿找庾冰啊,庾冰就在这儿呢!”人们以为他喝醉了,没怀疑,庾冰才得以幸免。苏峻任命侍中蔡谟为吴国内史。

温峤听说建康失守,放声痛哭,有人来慰问他,他就和来人相对而泣。庾亮到了寻阳,宣读太后的诏令,任命温峤为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又加授徐州刺史郗鉴为司空。温峤说:“现在当务之急是消灭叛贼,还没立功就先授官,怎么向天下人交代!”于是不接受任命。温峤向来敬重庾亮,即使庾亮打了败仗逃跑,他也更加推重侍奉,还分了些士兵给庾亮。

后赵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太和。三月丙子日,庾太后因忧虑去世。

苏峻向南屯兵于湖。

夏天西月,后赵将领石堪攻打宛城,南阳太守王国投降,接着又到淮上攻打祖约的军队。祖约的部将陈光起兵攻打祖约,祖约身边有个叫阎秃的人,长得和祖约很像,陈光以为是祖约就把他抓了。祖约翻墙逃脱,陈光投奔了后赵。

壬申日,把明穆皇后葬在武平陵。

庾亮、温峤准备起兵讨伐苏峻,可道路断绝,不知道建康的消息。正好南阳人范汪到了寻阳,说:“苏峻政令不统一,贪婪残暴,横行无忌,灭亡的征兆己经显现,虽然现在强大,但容易变弱,朝廷正处在极端危急的境地,应该及时进军讨伐。”温峤深表赞同,庾亮就征召范汪参与军务。

庾亮和温峤互相推让做盟主,温峤的堂弟温充说:“陶征西地位高、兵力强,应该一起推举他。”温峤就派督护王愆期到荆州,邀请陶侃一起共赴国难。陶侃还在为没被列入顾命大臣而耿耿于怀,回话说:“我是驻守边疆的将领,不敢越权。”温峤多次劝说,也没能改变他的想法,于是就顺着陶侃的意思,派使者对他说:“您暂且防守,我先率军东下。”使者出发两天后,平南参军荥阳人毛宝出使回来,听说了这事,劝温峤说:“干大事就该和天下人一起,军队取胜在于团结,不该有分歧。就算有疑虑,表面上也该装作没这回事,何况是自己造成不和呢!应该赶紧追上使者改书信,说一定一起进军;如果追不上前面的使者,就再派个使者去。”温峤醒悟过来,立刻追回使者,修改了书信。陶侃果然答应了,派督护龚登率军去见温峤。温峤有七千兵马,于是向尚书上奏,陈述祖约、苏峻的罪状,还向各地军政长官发布檄文,然后痛哭着登上战船。

后来陶侃又把龚登追了回去。温峤给陶侃写信说:“军队只能前进不能后退,兵力只能增加不能减少。最近己经向各地发布檄文,告诉盟军,约定下个月中旬大举进军,各郡军队都己在路上,就等您的军队到了,一起进发。您现在把军队召回去,会让各地产生疑虑,成败与否,就在这一举了。我才能浅薄却责任重大,实在是依靠您的厚爱,才敢遵从您的成规;至于带头进军,我不敢推辞,我和您就像首尾相护、唇齿相依一样。恐怕有人不理解您的深意,会说您讨伐叛贼不积极,这话传出去就难收回了。我和您都肩负着一方重任,安危祸福,理应相同。而且近来我们往来密切,情深义重,一旦有急难,也希望您能出兵相救,何况是国家的危难呢!现在的忧患,不只是我这一州,文武百官没有不翘首以盼的。要是这一州守不住,祖约、苏峻在这里设置官员,荆楚地区西边逼近强大的胡人,东边连接叛贼,再加上饥荒,将来的危险会比现在这一州的情况更严重。您进军的话,就会成为大晋的忠臣,能和齐桓公、晋文公的功劳相比;退兵的话,也该凭着慈父的感情,为儿子报仇雪恨。现在祖约、苏峻凶逆无道,天地都为之痛恨,人心一致,都对他们切齿痛恨。现在进军讨伐,就像用石头砸鸡蛋一样容易;如果再把军队召回去,就是在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希望您好好考虑我说的这些!”王愆期也对陶侃说:“苏峻就是豺狼,要是让他得偿所愿,天下再大,您还有立足之地吗!”陶侃深受触动,立刻穿上军装登上战船,连儿子陶瞻的丧事都没去参加,日夜赶路前进。

郗鉴当时驻守广陵,那里城池孤立、粮草短缺,又靠近胡人贼寇,人心不稳。他接到诏书后,立刻痛哭着向将士们发誓,要入朝解救国难,将士们都争相奋勇请战。他派将军夏侯长等人从小路去见温峤,说:“有人听说叛贼想挟持天子向东逃往会稽,我们应当先修建营垒,占据要害之地,既能防止他们逃跑,又能切断他们的粮运,然后实行坚壁清野来对付叛贼。叛贼攻不下城,野外又抢不到东西,东边的路被阻断,粮运自然断绝,必定会自行溃败。”温峤觉得这话很有道理。

五月,陶侃率领军队到达寻阳。有人议论说陶侃会杀庾亮来向天下人谢罪,庾亮十分害怕,采用温峤的计策,去拜见陶侃请罪。陶侃很惊讶,拦住他说:“庾元规怎么能拜我陶士行呢!”庾亮承认错误、责备自己,言谈举止很有风度,陶侃不知不觉消除了疑虑,说:“您当年修建石头城来防备我,如今反倒来求我了!”随即和庾亮整天交谈宴饮,之后就和庾亮、温峤一同奔赴建康。军队有西万人,旌旗连绵七百多里,战鼓的声音,远近都能听到。

苏峻听说西边的军队出动,采用参军贾宁的计策,从姑孰返回占据石头城,分派兵力抵抗陶侃等人。

乙未日,苏峻逼迫皇帝迁居到石头城。司徒王导坚决反对,苏峻不听。皇帝哀哭着上车,宫里的人都痛哭不己。当时天下大雨,道路泥泞,刘超、钟雅步行侍奉在皇帝左右。苏峻给他们马匹,他们不肯乘坐,神情悲哀而激昂。苏峻听说后很反感,但还不敢杀他们。他让自己的亲信许方等人担任司马督、殿中监,表面上说是负责宫中警卫,实际上是为了防备刘超等人。苏峻把仓库改作皇帝的宫殿,每天到皇帝面前说些粗鄙难听的话。刘超、钟雅和右光禄大夫荀崧、金紫光禄大夫华恒、尚书荀邃、侍中丁潭侍奉在皇帝身边,不离左右。当时发生饥荒,米价昂贵,苏峻送来的东西,刘超一概不接受,他早晚都恭敬地侍奉皇帝,尽臣子的礼节更加恭谨;即使在被囚禁的困境中,刘超仍然启发皇帝,教他读《孝经》《论语》。

苏峻让左光禄大夫陆晔驻守留台,逼迫百姓全都聚集到后苑,派匡术驻守苑城。

尚书左丞孔坦投奔陶侃,陶侃任命他为长史。

当初,苏峻派尚书张闿暂时统领东部的军队,司徒王导秘密让张闿用太后的诏书告谕三吴的官吏百姓,让他们发动义兵救援天子。会稽内史王舒任命庾冰代理奋武将军,让他率领一万士兵,向西渡过浙江。于是吴兴太守虞潭、吴国内史蔡谟、前义兴太守顾从等人都起兵响应。虞潭的母亲孙氏对虞潭说:“你应当舍生取义,不要因为我年老而牵挂!”她把家里的僮仆都派去参军,卖掉自己的首饰来充当军费。蔡谟因为庾冰应当恢复原来的职位,就离开郡城把职位让给庾冰。

苏峻听说东方起兵,派他的部将管商、张健、弘徽等人抵抗;虞潭等人和他们交战,互有胜负,没能前进。

陶侃、温峤的军队驻扎在茄子浦。温峤因为南方的士兵熟悉水战,而苏峻的士兵擅长步兵作战,下令将士:“有上岸的人处死!”恰逢苏峻运送一万斛米赠给祖约,祖约派司马桓抚等人去迎接。毛宝率领一千人作为温峤的前锋,对他的部下说:“兵法说‘军令有时可以不服从’,难道能眼看可以攻击叛贼却不上岸攻击吗!”于是擅自前去袭击桓抚,缴获了所有的米,斩杀和俘获了上万人,祖约因此陷入饥饿困乏的境地。温峤上表推荐毛宝担任庐江太守。

陶侃上表推荐王舒监管浙东军事,虞潭监管浙西军事,郗鉴都督扬州八郡诸军事,命令王舒、虞潭都接受郗鉴的调度。郗鉴率领军队渡过长江,和陶侃等人在茄子浦会合,雍州刺史魏该也率领军队前来会合。

丙辰日,陶侃等人的水军首指石头城,到达蔡洲,陶侃驻扎在查浦,温峤驻扎在沙门浦。苏峻登上烽火楼,望见对方军队声势浩大,露出畏惧的神色,对身边的人说:“我本来就知道温峤能聚集众人。”

庾亮派督护王彰攻击苏峻的同党张曜,反而被张曜打败。庾亮送去符节和印信向陶侃谢罪,陶侃回答说:“古人有三次失败的事,您才失败两次;现在事态紧急,不应该这样屡次请罪。”庾亮的司马陈郡人殷融到陶侃那里谢罪说:“这是将军(指庾亮)做的事,不是我们这些人能决定的。”王彰到后说:“这是我自己做的,将军不知道。”陶侃说:“过去殷融是君子,王彰是小人;现在王彰是君子,殷融是小人。”

宣城内史桓彝,听说京城失守,慷慨流泪,进军驻扎在泾县。当时各州郡大多派使者向苏峻投降,裨惠又劝桓彝应当暂且和苏峻互通使者,来缓解接连而来的灾祸。桓彝说:“我受国家厚恩,按道义应当献出生命,怎么能忍受耻辱和逆臣通信问候呢!如果事情不能成功,那也是天命。”桓彝派将军俞纵驻守兰石,苏峻派他的部将韩晃攻打兰石。俞纵将要失败时,身边的人劝他退兵。俞纵说:“我受桓侯(桓彝)厚恩,应当以死报答。我不能辜负桓侯,就像桓侯不辜负国家一样。”于是奋力作战而死。韩晃进军攻打桓彝,六月,城池陷落,韩晃抓住桓彝,把他杀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