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秦工智慧的现代验证(第1页)
车间的全息时钟跳转至凌晨五点,俞天团队操作台上的工作灯映着二十个排列整齐的青铜零件。张娜戴着放大镜,指尖拂过零件表面的编号“Q-07-13-002”,激光雕刻的纹路在灯光下泛着金属光泽:“按仲裁委员会的规范,随机抽取十个样本。”她按下检测台的随机选号键,屏幕立刻跳出十个编号,其中三个来自她负责的锻造环节。
俞天的机械义眼启动扫描模式,将首个选中的“Q-09-04-017”编号转化为三维数据模型。编号中的“09”指向材料批次,“04”对应打磨工序,“017”显示出自王浩之手。他在操作台输入指令,林夏的全息影像即刻调出关联数据:“原材料为火星赤铜矿,开采时间星历342年11月7日,含铜量92。3%,由三号采矿点供应。”
王浩凑到屏幕前,看着自己的操作记录被逐行展开:“打磨时的砂轮转速580转分钟,进给量0。2毫米转,第17秒时因砂轮磨损出现0。03毫米的偏差——这里有自动生成的修正码。”他指向编号末尾的星号标记,系统自动关联了后续补磨3秒的补救记录,与秦代“工师效工”的问责逻辑完全吻合。
张娜选取自己负责的“Q-07-13-002”零件,将其固定在光谱检测仪上。仪器探头刺入编号刻痕,屏幕上瞬间弹出熔炼参数:“锡含量17。8%,铅0。3%,加入稀土元素铈0。05%,熔炼温度1085℃,保温时间47分钟。”这些数据与她的工作日志完全一致,连中途因设备校准暂停的2分13秒都精确记录在案。
“开始瑕疵检测。”俞天按下红色按钮,机械臂自动将零件送入探伤仪。三分钟后,检测报告显示,编号“Q-11-08-009”的零件内壁存在0。2毫米凹陷。林夏的虚拟屏立刻跳转至该零件的全流程数据,红色标记锁定在锻造环节:“操作人员李默,锻打压力值瞬间波动至标准值的85%,因液压系统油管微漏导致。”
李默的脸唰地红了,他上前查看记录,发现系统不仅标注了故障原因,还附上了当时的设备维修单:“当时以为只是轻微波动,没上报……”他的声音越来越小,而编号末尾的修正码己自动关联了二次锻打的方案,包括压力补偿参数和时长。
十个样本的溯源测试耗时52分钟,平均每件耗时5分12秒,所有数据链完整无缺,瑕疵定位准确率100%。林夏将结果同步至仲裁委员会系统时,准备室的门被推开,几名中立工程师探头进来,为首的张工指着屏幕:“能再演示一次那个凹陷零件的溯源吗?”
俞天重新调取“Q-11-08-009”的数据,从铜矿开采的钻孔位置,到冶炼时的电极电流变化,再到锻造机的液压曲线,每个环节都对应着明确的责任主体。当看到秦代“物勒工名”的铭文照片与现代编号的逻辑图谱并列显示时,张工突然点头:“这种将责任嵌入实体的思路,比纯电子记录更可靠。”
隔壁车间的区块链系统突然发出警报,马库斯的机械臂重重砸在操作台:“怎么回事?”沃克满头大汗地调试着:“十个样本里有三个无法追溯到原材料供应商的数据,他们的私有链拒绝授权访问。”系统日志显示,数据断层导致这三个样本的溯源完整度仅为78%。
马库斯的钛合金植入体泛着冷光,他调出基地物联网的权限列表:“强制接入!用基地的最高权限覆盖供应商的访问限制。”沃克犹豫着输入指令,系统提示“数据写入冲突”,原本连续的哈希值链条出现断裂,修复需要至少西十分钟。
俞天团队的准备室里,张娜正在给零件补刻修正编号,金属刻刀与青铜碰撞发出清脆声响。林夏的虚拟屏上,仲裁委员会的在线评委人数正在增加,三位地球董事会代表的头像己经亮起。
俞天看了眼时间,距离比拼开始还有两小时。他的机械义眼扫过零件表面的编号纹路,抬手敲击操作台,将最新的修正数据上传。此时,隔壁车间的服务器嗡鸣陡然拔高,林夏的虚拟屏突然弹出警告:马库斯团队的区块链系统正试图入侵编号溯源的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