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比武现场的意外(第1页)
辐射测试结束后的余热尚未散尽,大比武第二阶段的哨声己在车间响起。俞天团队的工作台上,青铜剑鞘的三维投影仍在旋转,云纹与饕餮纹的能量节点在虚拟屏上闪烁。张娜正用激光扫描仪复刻剑鞘夹层的镧铈合金丝分布,王浩则调试着熔炉的预热程序,屏幕上跳动的参数与秦代铸造手册的记载逐一比对。
“青铜锭含锡量17。3%,符合剑鞘合金配比。”林夏的全息影像悬浮在熔炉上方,指尖划过温度曲线,“按照秦代‘六齐’法则,容器主体需要的铅含量应控制在0。5%以下,我己经调整了进料阀的配比参数。”
俞天将父母遗留的陶片贴在操作台的感应区,陶纹与虚拟屏上的剑鞘纹路产生共振,浮现出一组红色的温度阈值:“这是秦代工匠记录的最佳熔炼区间,1080℃到1090℃,保持这个范围,青铜液的流动性才能匹配剑鞘的导波槽精度。”
隔壁操作台传来机械臂的液压声。马库斯正将钛合金坯料送入锻造机,他的团队成员沃克在控制台前快速输入指令,屏幕反射的蓝光映在他紧张的脸上。马库斯瞥向俞天团队的熔炉,机械义眼的扫描光束在青铜锭上停留了三秒,随即转向车间角落的监控探头,嘴角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预热完成,开始进料。”王浩按下启动键,熔炉的电磁感应圈发出嗡鸣,青铜锭在坩埚中逐渐泛红。俞天的机械义眼切换到微观模式,观察着金属晶格的变化——那些呈树枝状伸展的晶体,正按照陶纹算法预测的轨迹生长。
林夏的数据流突然出现波动。她的虚拟手指在屏幕上急促滑动,白大褂的边缘泛起淡红色:“有异常能量信号侵入熔炉的温控系统,来源是……”她的声音顿了顿,瞳孔里的代码飞速滚动,“基地主服务器的备用端口,但数据包的签名是马库斯的加密密钥。”
俞天的目光扫过马库斯团队的方向,沃克正假装整理工具,左手却在控制台下方快速操作。“继续监测,不要惊动他们。”俞天低声道,指尖在虚拟屏上轻点,调出熔炉的冗余控制系统,“把温度传感器的数据切换到陶片的独立信道。”
青铜液在坩埚中翻滚成橙红色的巨浪,表面的氧化层破裂成细小的碎片。监测屏显示温度稳定在1085℃,符合预设参数。张娜正准备启动浇铸程序,熔炉突然发出刺耳的蜂鸣,红色警报灯在车间顶部闪烁。
“温度骤降!”王浩的声音带着惊慌,屏幕上的曲线从1083℃断崖式下跌,920℃、890℃、876℃,数字不断跳动,最终停留在比标准值低200℃的位置。熔炉顶部的观察窗蒙上一层白雾,那是青铜液遇冷析出的金属蒸汽。
“关闭感应圈!”俞天按下紧急按钮,电磁嗡鸣戛然而止。他抓起防护面罩冲向熔炉,机械义眼切换到红外模式,清晰看到坩埚内壁结出的青铜结晶——那些杂乱的枝晶结构,意味着这炉材料己经失去了铸造所需的均匀性。
马库斯的笑声隔着操作台传来:“俞工程师,这就是依赖古董技术的后果?”他的机械臂正将一块锻造完成的钛合金坯料放在检测台上,“我们的容器壁己经完成精度校准,误差控制在0。01毫米以内。”
俞天没有回应。他让王浩拆解熔炉的温控模块,自己则用取样勺舀起一块凝固的青铜,放在显微镜下观察。50公斤青铜在骤冷后形成灰黑色的硬块,表面布满蛛网状的裂纹,与他记忆中父母实验室废墟里的金属残骸几乎一致。
“找到了!”张娜举着一个被替换下来的微型芯片,边缘的焊点还带着温度,“这是个伪装成温控传感器的干扰器,里面的程序设定在1080℃时触发降温指令。”她将芯片接入分析终端,屏幕上立刻跳出马库斯团队的加密日志,最后修改时间就在十分钟前。
林夏将干扰器的工作原理投射在虚拟屏上:“它会发出特定频率的电磁波,干扰感应圈的磁场强度。这种手法和上次归墟探测器袭击时,破坏生态舱温控系统的方式一致。”她的虚拟手指指向芯片内部的电路纹路,“这组线圈的绕法,和马库斯机械臂里的控制模块完全相同。”
俞天接过芯片揣进工装口袋,目光落在熔炉旁的备用青铜锭上。那些堆叠整齐的金属块反射着冷光,总重量150公斤,足够重新熔炼一次。“按照秦代‘毁则为贼’的规矩,工匠遇到材料报废,会用锡石粉调整余料的配比。”他调出材料清单,指尖在屏幕上滑动,“张娜,准备0。3公斤锡石粉,王浩重新设定预热程序,这次用陶片的独立温控系统。”
马库斯的团队己经开始浇铸钛合金容器,金属液注入模具的嘶嘶声在车间回荡。沃克偷偷看向俞天团队的熔炉,发现他们正在重新进料,脸色顿时变得苍白。马库斯拍了拍他的肩膀,机械臂的液压杆发出一声轻响,沃克立刻从工具箱里拿出一个微型信号发射器,快步走向车间的冷却系统。
俞天的机械义眼捕捉到这个细节。他假装检查青铜锭的纯度,右手却在背后比出一个手势。林夏的全息影像瞬间移动到冷却系统旁,虚拟屏上弹出信号发射器的内部结构:“频率与熔炉的干扰器匹配,设定在45分钟后启动,目标是冷却管道的压力阀。”
“仲裁委员会的巡查车己经进入车间入口。”林夏的声音恢复平稳,虚拟屏上显示出三个穿着白色制服的身影,“他们的检测设备对异常电磁信号很敏感,马库斯的干扰器可能会被发现。”
熔炉的嗡鸣再次响起,这次的温度曲线稳定在1085℃,波动幅度控制在±3℃以内。俞天看着青铜液表面泛起的涟漪,与虚拟屏上剑鞘的导波槽纹路完美重合。他摸出那块被替换的芯片,指尖用力捏碎,碎屑落在操作台上,反射着熔炉的火光。
“把干扰器的日志和信号发射器的位置同步到周院长的加密信道。”俞天的目光扫过马库斯团队的方向,马库斯正对着巡查的仲裁委员微笑,机械臂的关节却在微微颤抖。“我们继续,让他们看看秦代工匠是怎么应对意外的。”
青铜液在新的温控系统引导下,沿着陶纹算法规划的路径流动。俞天突然注意到,报废的青铜硬块表面,残留着机械臂的抓痕——那些呈锯齿状的纹路,与马库斯团队锻造机的夹具完全吻合。他启动机械义眼的扫描功能,将这些痕迹与干扰器的金属成分数据绑定,存入了林夏的加密数据库。
车间外传来仲裁委员的脚步声。俞天让团队加快浇铸进度,自己则站在报废的青铜硬块前,指尖轻抚过那些冰冷的裂纹。机械义眼的屏幕上,一组红色的警告图标正在闪烁——那是林夏刚刚破解的信号发射器倒计时,还有38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