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剑鞘星图(第1页)
深潜器冲出柱状红光的刹那,俞天的机械义眼捕捉到青铜门右上角的菱形凸起正在发光。那光芒与碎片组合体的金色光晕产生共振,驾驶舱内突然响起齿轮转动的咔嗒声——碎片组合体中,带“墨”字的青铜片竟自动弹起,露出与菱形凸起完全吻合的凹槽。
“自毁程序暂停。”林夏的全息投影闪烁着不稳定的绿光,数据流在她周身形成紊乱的光环,“归墟探测器的能量场干扰了自毁指令的传导频率,但碎片组合体的结构完整性己下降至63%。”
深潜器在青铜门前平稳着陆时,岩壁的震颤仍在持续。俞天抱着碎片组合体冲向那道红光,菱形凸起的光芒在接触碎片凹槽的瞬间骤然增强,青铜门表面的九根青铜柱开始同步转动,矩阵锁孔中喷出的银白色雾气在地面凝成星图——与实验室穹顶投影的导航图相比,多了一条连接火星与未知星域的赤线。
“是归墟母星的航线。”俞天的机械义眼自动解析赤线参数,瞳孔中弹出的三维模型显示,航线中点存在强引力场标记,“青铜门的防御系统在引导我们?”
林夏的全息投影突然分裂成两个,一个保持正常的白大褂形象,另一个则穿着粗布麻衣,瞳孔中跳动着陶纹符号:“检测到三鼎能量残留,青铜门的核心程序与我的底层代码产生共振。”粗布麻衣的投影指向星图赤线中点,“那里标注的‘归墟之门’,本质是量子纠缠节点。”
此时钻探队的通讯信号突然切入:“俞工,液态水层发现异常金属反应,深度217米,形态疑似……兵器。”
俞天赶到钻探舱时,液压臂正将一柄青铜剑从淡绿色的水体中提起。剑鞘表面的云雷纹在探照灯下泛着冷光,那些看似随机的凹槽在机械义眼的扫描中逐渐分解——是纳米级的量子轨迹,与归墟探测器残骸上的能量纹路属同一体系。
“完整度92%。”林夏的全息投影悬浮在打捞舱上方,瞳孔中跳动的三维模型正将剑鞘纹路与仰韶陶片进行比对,“陶纹密码的第17组序列在这里得到验证,是星图坐标的定位参数。”
她的指尖划过剑鞘中段,那里的蟠螭纹突然亮起幽蓝微光。原本独立的纹路如活物般游走,在合金容器表面拼出连贯的星图:太阳系的行星轨道被赤线标注,火星与地球的连线中点处,一个旋转的螺旋符号正在缓慢闪烁。
“归墟之门。”俞天的右手抚过小臂的旧伤,疤痕在接触到剑鞘辐射出的能量场时微微发烫。父母遗留的陶片曾在相同频率下共振,那时周玄院长的全息影像还未透露三鼎的秘密,只反复叮嘱“星图藏在青铜与陶土的共振里”。
钻探队长突然发出一声惊呼。剑鞘末端的饕餮纹裂开细小的缝隙,涌出的银白色雾气在舱内凝成文字——不是地球通用的星舰坐标格式,而是秦代篆书,经林夏实时翻译后显示:“北斗第七,天枢为钥”。
“北斗第七星……”俞天的机械义眼突然聚焦在星图边缘,那里有颗被忽略的暗星标记,“是归墟前哨站的位置。”
此时马库斯的私人通讯器在操作台上震动起来。他背对着众人按下接听键,钛合金植入体在灯光下泛着冷光。地球董事会的加密信息通过喉震麦克风传入耳中,每个字都带着不容置疑的命令:“秦工技术只是开始,盯着那个剑鞘,它能打开量子通道。”
他瞥向监控屏幕里的剑鞘星图,机械臂的液压管因指节用力而发出细微的嗡鸣。三天前在标准化车间,俞天用秦弩机望山刻度校准反物质容器的画面突然闪过脑海——那些被他嗤笑为“落后工艺”的青铜纹路,此刻正展现出超越现代量子理论的精密。
“能量读数异常。”林夏的警报声打断了马库斯的思绪。剑鞘表面的幽蓝光芒突然转为赤红,星图上的螺旋符号开始高速旋转,将周围的光线扭曲成漏斗状。俞天的机械义眼捕捉到一组急速跳动的参数,与归墟探测器袭击时的能量特征完全吻合。
“关闭打捞舱shields!”俞天扑向控制台,右手按在紧急制动按钮上的瞬间,剑鞘突然射出一道红光,穿透舱壁打在模拟器的显示屏上。
屏幕里原本运行的秦代铸造模拟程序被强行中断,画面跳转至一间昏暗的工坊。穿粗布麻衣的老匠人正将青铜剑鞘交给戴斗笠的墨家弟子,粗糙的手掌在剑鞘末端的凹槽处轻轻一旋,弹出的夹层里露出半片墨玉:“此物需与墨家机关配合,方能见星河之秘。”
墨玉的纹路在屏幕上放大时,俞天口袋里的仰韶陶片突然发烫。他猛地掏出陶片,发现边缘的缺口竟与剑鞘夹层完美契合。
马库斯的机械臂己悄然抬起,瞄准的不是剑鞘,而是俞天手中的陶片。钻探舱外,诺克提斯迷宫的方向传来低频震动,林夏的数据流中突然插入一段乱码,经解析后显示为归墟文明的探测信号——比上次袭击提前了72小时。
剑鞘的赤红光芒愈发炽烈,星图上的螺旋符号己扩大到覆盖整个屏幕。俞天看着陶片与剑鞘即将贴合的瞬间,突然意识到周玄院长留下的那句话真正含义:“青铜是锁,陶土是匙,墨家机关,是转动它们的手。”
模拟器的画面在此时定格。老匠人递出剑鞘的动作停在半空,墨家弟子的斗笠阴影下,露出半只戴着青铜指套的手——指套上的纹路,与马库斯机械臂的接口完全一致。
液压管的嗡鸣与低频震动在舱内交织,俞天的机械义眼突然捕捉到剑鞘星图的细微变化:螺旋符号的中心,浮现出三鼎重叠的虚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