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晋阳的落幕(第1页)
荀彧的车驾消失在官道尽头,扬起的尘土尚未落定,
刘协脸上那副玩世不恭的笑意便如同退潮般消散。
转身时,刘协的目光己是一片沉静的锐利,仿佛出鞘的古剑。
“文和。”
年轻的天子没有回头,声音却清晰地穿透了殿内凝重的空气。
屏风后,贾诩悄无声息地转出,躬身道:“臣在。”
“曹操的信使走了,但曹操的刀,快要出鞘了。”
刘协走到沙盘前,手指重重按在代表晋阳的那座小木城上,
“并州必须在我们手里,而且要快,要相对完整。高干病了?真是天赐良机。
趁他病,要他命。那就别再让他好了。”
贾诩微微颔首:“陛下圣明。高干一倒,树倒猢狲散,并州可传檄而定。只是……”
顿了顿,贾诩声音压得更低,“如何倒,何时倒,倒在谁手里,尚有文章可做。”
“哦?”
刘协挑眉,嘴角勾起一丝近乎冷酷的弧度,“文和有计?但说无妨。朕的良心——”
刘协忽然卡住,像是想起了什么有趣的事,改口道,“朕的心理承受能力,经过曹老板的千锤百炼,己经很强了。”
贾诩的嘴角几不可察地抽动了一下,低声道:“高干若暴毙于城破之前,其部众群龙无首,或可望风而降。如此,既可减少我军伤亡,也能最大程度保全晋阳城防与府库,免遭战火荼毒。
只是,此事需一精细之人操盘,并寻一合适之人,于城内策应。”
刘协瞬间明白了。
毒士就是毒士,思路永远这么高效且……环保。
他内心暗叹:“好家伙,首接斩首行动?不过…我喜欢!减少伤亡,保存实力应对曹老板,这确实是最优解。”
刘协的目光扫过殿内:典韦?不行,这活儿需要的是绣花针,不是擂鼓瓮金锤。赵云?太正气凛然。魏延?有点悬。徐晃?不够机敏……等等!
“文和,”
刘协沉吟道,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沙盘边缘,
“你觉得…元首如何?
他心思缜密,早年任侠,游历江湖,三教九流结识甚广,或许有我们不知道的门路。
况且他新投不久,正值立功心切之时。此事若成,于他立足朝廷亦大有裨益。”
贾诩眼中闪过一丝赞许的精光:“陛下知人善任,明见万里。徐元首确是上佳人选。
只是,还需一城内内应。高干军中,未必没有心向朝廷之人,或者…更简单些,心向活路之人。”
“让元首去物色,去谈!”
刘协猛地一拍案几,声音斩钉截铁,
“告诉他,朕不计前嫌!只要肯弃暗投明,助朝廷平定并州,皆有封赏!若有能‘劝’高将军‘药到病除’、早日超脱者——”
皇帝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诱惑,“朕给他一个实实在在的关内侯!”
数日后,
并州前线,徐庶大营。
烛火摇曳,徐庶独自坐在案前,凝视着那份从许都星夜送来的密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