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角落里的沙沙声(第1页)
转眼两个月过去,秋意渐深,香樟树的叶子由浓绿转为斑驳的锈红与暗黄。清溪一中的日子像校门口那家老式挂钟的钟摆,不快不慢地摇晃着。两个月的时光,足以让许多陌生变得熟悉。
江森己经习惯了清晨被曾佳欣的笔帽戳醒,习惯了身后那只总在不经意间踹一下他凳子的脚,习惯了谢鹏辉在课间勾着他脖子嚷嚷着去小卖部补充能量。教室里的座位渐渐固定成各自的领地,喧哗与低语、粉笔灰与试卷油墨的气味,共同编织成一种带着体温的日常背景音。
然而在教室靠后门那个光线略显不足的角落,始终有一片近乎凝固的寂静地带。那里坐着裴志超。
他像一株被遗忘在背阴处的植物,沉默地扎根在自己的课桌后。课间十分钟的喧闹浪潮席卷整个教室时,他永远是那个伏案的身影。
瘦削的肩膀微微耸着,头埋得很低,几乎要贴到桌面上。唯一能证明他在活动的,是那只握着铅笔的手,以及笔尖划过纸张时发出的、极其轻微却连绵不绝的“沙沙”声。那声音细碎、规律,像春蚕啃食桑叶,带着一种近乎执拗的专注,固执地将自己与周围的喧嚣隔开一道无形的屏障。
江森偶尔目光扫过那片角落,会看到裴志超面前摊开的习题册或课本。书页边缘磨损得厉害,卷起了毛边。上面的字迹小而工整,密密麻麻,像一群训练有素的蚂蚁。最让江森注意的是他的铅笔——总是很短的一截,短到手指几乎要捏不住笔杆。
那铅笔并非天生如此短小,而是被一次次使用到极致的结果。笔芯露出得也很短,书写时必须用很大的力气向下按压,才能留下清晰的痕迹。
裴志超似乎毫不在意,只是不断地、近乎贪婪地在纸页的每一个角落书写,正面写完,翻过来,反面也挤满了同样细密的字迹。一张纸,被他榨干了最后一点利用价值。
江森想起自己书包里那些只用了一半就被闲置的漂亮笔记本,还有笔袋里簇新的、型号齐全的笔,心里莫名地有些发堵。他想起父亲在饭桌上轻描淡写地谈论着某个项目“前期投入”如何巨大,又如何在“关系运作”下获得丰厚回报。那些遥远的、带着铜臭味的规则,此刻在裴志超那支短得可怜的铅笔和挤满正反面的作业本前,显得如此奇怪和反差。
一次课间,曾佳欣正兴致勃勃地向江森描述昨晚电视剧的狗血剧情,刘晓盈在后面冷不丁踹了一脚江森的凳子:“喂,呆子,物理作业借我参考参考!”
江森无奈地拿出本子。刘晓盈一把抓过,动作快得像抢劫,她摊开本子,一边飞快地抄写,一边不忘损江森两句:“字写得跟狗爬似的,也就我能看懂。”
江森懒得理她,目光下意识地又飘向裴志超的角落。裴志超似乎刚解决完一道难题,正小心地将铅笔放下,然后拿起那块只有指甲盖大小、薄得几乎透明的橡皮,极其珍惜地、一点一点地擦去某个角落的笔误。他的动作很轻,仿佛怕多用一点力,那块橡皮就会瞬间消失。
“看什么呢?”曾佳欣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哦,裴志超啊。上次月考年级前十!真厉害啊?”她的语气里带着单纯的敬佩。
“嗯。”江森应了一声。厉害吗?当然厉害。但那种厉害,透着一股让人心头发紧的沉重。那不是天赋的挥洒,而是每一分成绩都浸透着汗水和…某种匮乏的证明。
他收回目光,曾佳欣还在叽叽喳喳说着剧情,刘晓盈抄作业的笔尖划过纸页发出唰唰声。角落里那细碎的“沙沙”声,依旧固执地响着,像背景里一个无法忽略的低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