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270(第9页)
老子:“嗯?”编不下去了吗?
圣人低眸含笑,乌发红衣,灼若芙蕖,眉眼微微上挑半分,忽而凌厉得像是一柄几乎下一刻就要出鞘的刀剑,寒光烈烈,锋锐无匹:“这三啊——又有什么人有资格替他评定真假,断他为虚妄之物!”
话音落下,满腔杀机。
老子袖中的手指倏地收紧,抬首望去,却见通天仍然笑盈盈地望着他,眼底却有冷意微露,慢条斯理地开口道:“接引和准提不过是打算趁此时机把我那徒儿除掉罢了,可又是谁给他们资格,说我徒儿是个假的?”
“何者为真?何者为假?让另一只不知来历的猴子来取代悟空,悟空便是假的吗?倘若我们揭发了这一切,那只猴子便又变成了一只假猴子?可笑!”
通天道:“他们想要当别人命运的主宰,裁断别人的真假,倒令我想起了人间的一些话本子。那些偷梁换柱,把自己的孩子换给别人,来个鸠占鹊巢,以求富贵的,到了故事的最后,总是要被揭露出来。只是可惜了那两个孩子,总有一个要背负上假千金、假少爷的骂名。可是——凭何贫家女不可称千金,富家子又岂敢妄称少爷?”
“这真假之分,有的时候着实可笑。”
通天道:“悟空看出了这个局,并能从中一跃而出,并不陪着那些人去议论他的真假是非,只留了他们一道虚影,弟弟我自然是高兴的。”
老子道:“恐怕这才是你觉得他做得好的真实原因吧。”
通天也并不避讳:“他们想要看‘真假悟空’的大戏,我们便偏不给他看,两只猴子都是假的,无论他们怎么选,都不会选到真正的悟空头上,换而言之,他们根本无法借此除掉悟空。趁此时机,暂且配合他们演戏,而去做更加重要的事情,才是重中之重。”
老子问:“你知道你徒儿去了哪里。”
通天笑道:“大兄岂是忘掉了这个故事的开头?”
老子微微垂眸。
在真假悟空一事出来之前,最先出事的,是唐三藏师徒三人,以及一匹白龙马。
通天道:“悟空去找他真正的师父和师弟们了,等他找到他们,这场戏才是真正到了高潮。”
而不是所谓的,真假之辩。
第265章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深海之中,龟丞相摇头晃脑地给小龙女讲述着远古的传说,一边捋着自己雪白的胡须,眉目间尽是慈和之色。小龙女趴在贝壳上好奇地听着丞相给她讲故事,忽而兴奋地抬起头,指着龟丞相的身后问:“丞相丞相,这就是你说的鲲鹏吗?”
龟丞相笑道:“公主说笑了。”这世间哪里还有真的鲲鹏?
只是见小龙女一脸惊喜之色,他也顺着她的心意转过身去看了一眼,一看之下,登时目瞪口呆:“这这这,这是……”
小龙女高兴道:“是鲲鹏诶!”
但见海域之上,忽有一道遮天蔽日的阴影落了下来,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地覆盖了整片海域,它像是一片乌黑浓墨似的云在缓缓地流动,又仿佛一座高耸入云的黛色山峦,一眼望不到边际,只觉至高至远,几乎遮蔽了整片天日。
来时迅猛,去时亦快。
眨眼之间,便已乘着九万里的长风而起,径自往天际而去。
小龙女凝神望去,几乎舍不得眨眼,又在某个瞬息疑惑地‘呀’了一声,扯着旁边被惊得魂飞魄散的龟丞相问:“丞相丞相,那鲲鹏的背上,为什么会有一只猴子?”
什么东西?
龟丞相睁大了双眼,惊恐极了:哪里来的猴子?!
云端之上,悟空直视着前方,毫不犹豫地迎着呼啸而过的长风向前。
在这浩渺无垠的天地之间,一只小小的石猴看上去是如此的渺小。而在他的身侧,鲲鹏轻轻舒展开它那如垂天之云般的羽翼,轻易地惊动了三千水域,顷刻间浪潮翻滚,水波飞溅,长风裹挟着海水席卷而成风浪,在翻滚不停的海面上形成了深蓝色的通天之柱,一直抵达到天庭之上。
一时之间,三界震动!
悟空缓缓呼出一口气,目光炯炯有神。
——而这正是他想要的。
这已经是石猴穿梭过的不知道第几个世界了,他循着他那个不争气的师父和那些没用的师弟们的气息一路翻山越海,四处寻觅。最终灵机一动,干脆利落破开了虚空,踏入了混沌之中。霎时间,对方的气息骤然清晰了起来,令他意识到自己的猜测并没有错。
佛曰:三千世界,无量无边,不可知,不可说,不可数,不可尽。
这世上绝非洪荒一个位面,又或者说,这世间不仅仅只有一个洪荒。在他不知道的地方,还存在着许许多多,不可尽数的世界。而在那些世界之中,或许同样存在着一只名为“孙悟空”的石猴,也同样存在着“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以及“玉龙三太子”。
他们在自己的宇宙之中是唯一的存在,但在这浩渺无边的三千世界之中,却绝非是完全意义上的“独一无二”。
在某个不知名的宇宙之中,或许有着与他们这一个宇宙相似的生存条件,于是渐渐地,那里也生长出了一个“他”——这就是为什么菩萨会同他说,唐僧仍然是唐僧的原因。
不是他的师父没有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