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3纵人臣首亦未及贵(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夏侯曜被薄惊秋扶回自己的营帐时,十里之外的猎苑深林中,一支利箭正百步穿杨,正中靶心。

余庆帝放下弓箭,对此甚是满意,笑道:“爱卿,朕的箭术可有退步?”

宇文行郎随侍在侧,他正值壮年,生得英姿勃发、气宇轩昂,此刻却垂眼伏低,十分乖觉:“圣上的箭术一如既往,微臣实在不敢妄自评判。”

“爱卿此言差矣。”余庆帝继续拉弓:“爱卿之子年方十二,便能听声辨位、遮眼穿杨,如今又已长至文韬武略、骑射俱佳,乃我堰舒第一好男儿。朕与爱卿年轻时,可都没有这般能耐。这便是爱卿一手教导的缘故。”

宇文行郎低着头,被阴影遮住的脸上眉头深蹙,嘴上只更加恭谨:“犬子不过是会些粗鲁的拳脚功夫,意在来日能继续替圣上上阵杀敌、保家卫国,为圣上分忧。圣上谬赞,微臣实在不敢领受。”

“哦?”余庆帝又射出一支箭,不知是否因着分心的缘故,这支箭并未再中靶心:“如此说来,朕便可将江山放心地托付予爱卿之子了。”

“……”宇文行郎眼珠微转,端得是急中生智,立刻撩起衣袍下摆,恭敬地跪下,再重重磕头:“圣上!微臣追随您征战多年,从不敢倚功造过,也未曾有过逾矩之举;微臣家族世代忠心耿耿、家风严明,只知一心辅佐帝皇、安定天下;犬子更是自小受教于忠君爱国之理,绝不会心生妄念,还请圣上明察!”

余庆帝看着俯趴在脚边的男子。宇文行郎,早年同他相识于微,这些年来亦可谓是忠心的,如今人至中年,不仅不见颓态,反而添了几份沉稳气度:“爱卿贵为本朝太师,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故如此?快,岳寒,还不将你家大人扶起来。”

一旁的下属伸手,作势要扶,宇文行郎却并不理会,只一味做出惶恐的模样:“微臣万万不敢有半分异心,还望圣上莫要听信小人言语挑唆。”

“……朕自然明白爱卿的忠心。将来太子登基,如若有爱卿之子在旁辅佐,朕便是最放心不过的。”余庆帝缓缓道:“爱卿不必多思,朕不过是玩笑罢了,爱卿若是不喜,朕日后不再提便是。朕与爱卿有数十年的兄弟情谊,怎会不懂爱卿的为人。”

“圣上!微臣惶恐!实不敢与圣上妄自称兄道弟!”宇文行郎埋在臂膀中的脸色不仅没有缓解,反而更加铁青:“圣上如今正是春秋鼎盛、大展宏图之时,万千基业唯圣上所有,江山百姓亦不能失去明君。恳求圣上宽心,微臣定当尽心竭力,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以报效朝廷的提拔之意、报答圣上的知遇之恩!”

一番话下来,说得在场的下人们都有所动容。

余庆帝面上的笑容十分和善,似乎对臣下的做派非常满意,还放下弓箭、亲自蹲身将宇文行郎扶起来:“有爱卿与薄将军这等股肱之臣在侧,亦有陆相国等老臣辅政,朕,怎能不宽心。”

宇文行郎这才踉踉跄跄地起身,面上也颇为动容:“……多谢圣上!微臣感激涕零!”

余庆帝瞥一眼他的袍子:“瞧瞧,爱卿的衣裳都跪脏了。快快去帐内换一身来,朕与爱卿也好一同上场,猎它个痛快!”

“微臣谨遵圣旨。”宇文行郎似乎大大地松了一口气,依着规矩缓缓后退,礼数恭恭敬敬、一丝不苟,退得极远了,才转身走向太师营帐。

余庆帝望着他的背影,面容与眼神逐渐冷峻如霜,突然转身,拉弓狠狠地射出一箭,箭头深深地插入箭靶内。

皇帝的贴身内侍赵登科上前,用力拔出箭矢,再小跑回来:“圣上,您不必与太师大人计较。”

“哼。朕倒是想与他计较,瞧他那滴水不漏的模样。”余庆帝将弓箭丢开。赵登科不敢再多言。

不多时,林外的内侍来报:“圣上,少师大人来了。”

……另一头,岳寒为宇文行郎掀开帐帘。

太师帐内空无一人。宇文行郎的神色略有疲惫:“渊儿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