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9章(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打谷场上弥漫着一股全新的、奇异的甜香。

不再是野果那种尖锐的酸涩打头阵,而是一种更温和、更醇厚的甜,像冬日暖阳下晒透的干草,带着泥土的朴实和根茎的清香,却又被瓦罐底持续的烟火气熏染上一丝粗犷的底色。

这甜香顽强地盘旋着,努力盖过旁边粪堆那顽固的“底蕴”,也盖过了熬煮胡萝卜时特有的、类似炖煮蔬菜的熟软气息。

破瓦罐里,红彤彤的胡萝卜块在翻滚的深褐色糖浆中沉浮。

秀芹婶子送来的那一小篮胡萝卜,在零号精确到克的计算下,被切成大小几乎一致的方块,投入了这口丐帮圣物般的大罐。

“火候维持第三档位。搅拌频次:每分钟三次,逆时针匀速。“零号冰冷的声音如同最精准的仪表盘读数,在我脑子里实时播报,”目标:纤维软化,糖分析出,水分蒸发。当前状态:粘度上升缓慢,杂质纤维含量过高。”

我像个人形搅拌机,握着那根磨得光滑的粗树枝,严格按照指令搅动着罐里粘稠滚烫的混合物。

汗水顺着额角流下,滴进罐口升腾的热气里,“滋啦”一声消失无踪。

手臂的酸痛早已麻木,取而代之的是对这股新甜香的期待。

胡萝卜块在持续的熬煮下渐渐失去了鲜艳的红色,变得软烂,深褐色的糖浆也显得更加浑浊,里面悬浮着肉眼可见的、煮烂的橘红色纤维丝。

“浓缩完成度:70%。”零号的声音响起,“粘度不足,无法塑形。杂质过多,影响口感。方案:过滤。”

过滤?

我看着罐子里那锅粘稠的“胡萝卜糊”,再看看手边仅有的工具——一个破洞比网眼还大的破笊篱,还有几个豁口粗陶碗。

这怎么滤?

零号似乎感知到了我的茫然,冰冷的指令无缝衔接:“工具替代方案:多层粗棉布。目标:三叔家后院晾晒的旧蚊帐布。获取方式:等价交换。执行。”

三叔家?

还要交换?

我心里直打鼓。

三叔是爷爷那一辈里最讲究“规矩”和“体面”的,平时看我的眼神都像看路边的脏石头。

去他家后院拿东西?

还是晾着的蚊帐布?

这和虎口拔牙有什么区别?

可看着罐子里那锅前途未卜的“糊糊”,想着零号说的“无法塑形”,我只能硬着头皮,揣上几块刚冷却好的、相对最“体面”的野果糖块,像做贼一样溜到了三叔家那青砖高墙的后院外。

后院门虚掩着,里面静悄悄的。

我扒着门缝往里瞧,果然看到晾衣绳上搭着几块洗得发白、打满补丁的旧蚊帐布。

我心跳如鼓,做贼似的溜进去,飞快地扯下两块看起来最破旧、补丁最多的布,又把那几块包好的糖块小心翼翼地放在晾衣绳下的石墩子上。

做完这一切,我像被火烧了屁股的兔子,头也不回地窜回了打谷场。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