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李瓶儿(第2页)
她迎着李瓶儿的目光,不卑不亢地福了一礼。
“有劳瓶儿妹妹挂心。孟家虽小,百年信誉犹在,技艺传承未绝,周转自有章程。此单关乎我孟家存续,玉楼自当全力以赴。”
“哦?是么?”
李瓶儿娇笑一声,仿佛听到了什么有趣的笑话,随意地摆弄着自己腕上的金镯,目光己轻飘飘地转向高台,仿佛孟玉楼和她那点“可怜”的挣扎,己如尘埃般不足挂齿。
“那妹妹就拭目以待,看姐姐的‘百年信誉’能值几何咯。”
很快,几位主要竞标者——包括李家“瑞锦祥”和孟家染坊——的布样和报价文书都呈递了上去。
朱大榜请了几位德高望重、须发皆白的老行尊上台,就在众目睽睽之下,开始现场评判布匹质量。
评判过程细致而专业。
行尊们戴着老花镜,将几家的麻布样品对着光线仔细查看经纬密度和均匀度,用手反复揉搓、拉扯,感受其韧性和耐磨程度;又将棉纱样品捻在指尖,感受其捻度的均匀和纱线的柔韧,甚至凑近鼻子嗅闻染料的纯正气味。
大厅里一时只剩下布匹摩擦的窸窣声和行尊们低低的交流声。
评判结果很快出来。
李家的“瑞锦祥”布匹,无论是麻布还是棉纱,在色泽的鲜艳度、均匀度以及手感的柔滑度上,都略胜一筹,尤其是那棉纱,细密光滑如丝,引得行尊们纷纷点头。
但其报价也最高,比市场价高出近两成!更关键的是,其交货期要求梁山方面必须先预付高达五成的定金!
孟家的布匹质量同样得到认可,尤其麻布在耐磨性和色牢度上,甚至被一位老行尊评价为“更胜半分”,报价也更为合理公道,仅比市场价略高,交货期也承诺得更早更有保障。
然而,致命的弱点暴露在“资金保障”一项上——孟玉楼的报价文书上,关于这一项的描述显得异常单薄,只简单提及了“自有资金周转”,既无殷实铺保作证,也无大额钱庄票据背书。这在李公甫这种动辄调动万贯资金的巨商眼中,几乎等同于空口白话,毫无保障!
李公甫抚着修剪整齐的短须,脸上带着志在必得的从容笑容,朗声对台上台下说道。
“朱大员外,各位行尊,各位同行!我李家‘瑞锦祥’的实力,想必在京东河北两路,大家都有目共睹。布匹质量如何,行尊们己有公论。货源?我李家在河北、山东有十二处大仓,调集区区五千匹麻布、三千斤棉纱,不过举手之劳!”
他顿了顿,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种睥睨西方的豪气。“至于资金?哈哈,李某别的不敢夸口,这黄白之物,还不曾短缺过!只要梁山好汉今日点下这个头,给五成定金,货物立时便可奉上!”
这番话掷地有声,充满了金钱堆砌出的强大自信,引得不少商贾纷纷点头附和,看向李公甫的眼神充满了敬畏和羡慕。
实力,才是这商场上颠扑不破的硬道理!
反观孟玉楼,虽然布匹质量得到认可,但在“资金保障”这一关键环节上,明显落了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