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0章 双线压力(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就按你说的思路,调整部署!”罗长青最终拍板,“我会向总部建议,将排查重点向可能适合‘烛龙’这种外来人员隐藏的区域倾斜,给他施加压力。‘银狐’这条线,由我们专案组核心人员继续深挖,动静要小,但眼睛要亮!”

接下来的几天,北平城仿佛变成了一张巨大的筛子。表面上,为了迎接盛典,城市装饰一新,喜气洋洋。但暗地里,无数双眼睛在搜寻着那两个代号代表的致命威胁。

赵大刀带着人在黑市和废弃厂区间疲于奔命,虽然打掉了几个小的走私团伙,却并未找到与那五公斤TNT首接相关的线索。

而对旅馆和租赁房的大排查,则如同惊起了无数林中之鸟,抓到了几个普通的在逃犯和身份可疑者,却都没有“烛龙”组的明显特征。

时间,在一次次希望与失望的交替中,无情地流逝。距离十月一日,只剩下最后三天。

压力越来越大,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这天傍晚,陈醒正对着一份刚刚送来的、关于“烛龙”在沪上活动时喜欢使用某种特定品牌炸药的分析报告出神,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林静书走了进来,她手里拿着一份电讯记录,脸色比平时更加苍白,但眼神却亮得惊人。

“罗科长,陈醒同志。”她的声音依旧清冷,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急促,“我们监测到一个新的、非常微弱的信号,频率和编码方式都与之前的‘幽灵信号’不同,但出现规律极其短暂,且使用了很强的跳频技术,难以追踪。”

她将记录放在桌上:“最关键的是,我们在信号末尾,捕捉到了一个重复出现的、极其简短的校验码组。经过比对……这个校验码组,与江南站提供的、‘烛龙’小组在境外活动时曾使用过的某个信号特征,有百分之七十的相似度!”

“烛龙”的信号?!

他终于出现了!

办公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

罗长青猛地站起身,陈醒也感觉自己的心脏骤然缩紧。

“能定位吗?”罗长青急问。

林静书摇了摇头:“信号太短暂,跳频太快,只能大致判断……发射源可能在……南城,天桥至永定门一带。”

又是天桥!

那里是“风筝”小组活动过的区域,是“养蜂人”被击毙的地方,现在,又出现了“烛龙”的信号!

“银狐”和“烛龙”的线,似乎在这里,隐隐交汇了!

双线压力,在这一刻,仿佛拧成了一股更粗、更致命的绞索,套向了专案组的脖颈。

罗长青看着地图上那片被反复圈画的区域,眼神冰冷如铁。

“看来,我们的‘客人’,都选好了舞台。”他缓缓说道,“那我们就去会会他们!”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