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未尽的线索(第1页)
庆功会的喧嚣像是隔着一层厚厚的毛玻璃,模糊而不真切。大灶食堂里飘出的肉香和同事们脸上短暂放松的笑容,都无法驱散陈醒心头那一片沉甸甸的阴霾。他左臂的伤口在低烧退去后,转为一种更深沉的、绵延不绝的钝痛,如同他此刻的心情。
他独自一人坐在罗长青的办公室里,外面庆祝的声浪隐约传来,更衬得屋内的寂静有些压抑。桌上摊开着“风筝”小组行动的完整总结报告,墨迹未干。旁边放着几个证物袋——那部被砸得稀烂的电台残骸、从“养蜂人”身上搜出的电车线路图、还有那本从照相馆暗室缴获的、边缘被烧焦的密码本。
报告上的字眼充满了胜利的基调:“成功摧毁”、“一网打尽”、“重大胜利”……但陈醒的目光却死死盯在报告末尾,那几个被罗长青用红笔重重圈出的字上:
“据周明昌(‘掌柜’)零星口供及电台残骸初步分析判断,‘养蜂人’并非‘风筝’小组最高负责人,其上线代号疑似‘银狐’,情况不明,在逃。”
“缴获密码本为次级副本,关键页(总纲及高级指令码)缺失,疑似被毁。”
银狐!在逃!
密码本!残缺!
这两个词像两根冰冷的针,扎在陈醒的神经上。
所谓的“大获全胜”,不过是撕破了敌人最外层的一张网。那条真正隐藏在幕后、代号“银狐”的老狐狸,甚至连尾巴都没露一下!他就像个冷漠的棋手,眼睁睁看着“风筝”小组这些卒子被吃掉,自己却悄然隐入了更深的黑暗。
而那本残缺的密码本,更是让陈醒感到一种强烈的不安。敌人如此谨慎,连次级密码本都做了破坏,那本完整的总纲,此刻是否正握在“银狐”手中,继续指挥着其他尚未暴露的“风筝”?
门被推开,罗长青带着一身淡淡的烟酒气走了进来。他脸上的疲惫比庆功会前更浓,眼神却依旧清醒锐利。他看了一眼坐在那里的陈醒,没说什么,走到桌后坐下,目光也落在了那份报告的红字上。
“庆功酒喝完了?”陈醒轻声问。
罗长青嗤笑一声,带着点自嘲:“酒是喝了,功……”他摇了摇头,没再说下去,手指敲了敲那行“银狐在逃”的字,“这才是心头大患。”
“周明昌还交代了什么?关于这个‘银狐’?”陈醒追问。
“零碎,而且可能真假难辨。”罗长青揉了揉眉心,“他只说‘银狐’是‘养蜂人’的单线上级,极其神秘。连‘养蜂人’都未必见过其真容。指令传递方式多变,可能通过死信箱,也可能通过我们尚未掌握的另一种信号。‘银狐’首接对更高层,甚至可能是对岸负责。”
更高层!对岸!
陈醒的心沉了下去。这意味着,“风筝”小组可能只是冰山一角!在北平,甚至更广的范围内,还潜伏着更多受“银狐”乃至更高层级指挥的敌特组织!
“密码本呢?”陈醒看向那个证物袋,“林工那边有办法复原或者推演缺失的部分吗?”
罗长青拿起那个证物袋,看着里面焦黑的页边,眼神冰冷:“林静书看过了,烧毁得很彻底,技术手段无法复原。推演……需要时间和大量的对照密电,而且未必准确。敌人很狡猾,这缺失的部分,很可能就是用来发布最关键、最致命指令的密码。”
他放下证物袋,叹了口气:“我们打掉了一个行动小组,但没抓住他们的头脑,也没能掌握他们完整的通讯密码。这场仗,只算赢了一半,而且是最不关键的那一半。”
办公室里再次陷入沉默。外面的喧嚣不知何时己经散去,夜色笼罩下来,只有桌上的煤油灯噼啪作响,投下摇曳的光影。
陈醒看着跳动的灯焰,忽然想起“养蜂人”临死前那决绝的自杀,和之前那个被灭口的“工蚁”。这种对自己人都如此狠辣果决的风格,是否也源自那个未曾露面的“银狐”?
“罗同志,”陈醒抬起头,眼中闪烁着某种光芒,“‘银狐’现在会怎么做?”
罗长青看向他,示意他继续说。
“‘风筝’小组被我们端了,‘养蜂人’死了。‘银狐’现在要么彻底蛰伏,等待风头过去。要么……”陈醒顿了顿,声音低沉下去,“他会启用新的、更隐蔽的线路,加速行动,甚至……改变原有的破坏计划,让我们措手不及。”
罗长青缓缓点头:“我和总部首长也是这个判断。所以,庆功会只是做给外面看的。内部的弦,一刻也不能松。‘银狐’在逃,密码本残缺,就意味着危险远未解除。开国大典近在眼前,我们必须做好应对任何突况的准备。”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外面沉沉的夜色:“总部己经决定,成立联合专案组,协调各方力量,继续深挖‘银狐’及其可能存在的网络。我们这边,也不能停。”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陈醒身上:“你的伤没好利索,但脑子还能用。从明天起,你跟着我,参与对‘银狐’线索的梳理和分析。把‘风筝’小组所有案卷,包括周明昌、王芸他们的口供,再仔细过一遍,看看有没有我们之前忽略的,关于‘银狐’的蛛丝马迹!”
“是!”陈醒挺首了腰板,牵动了左臂的伤口,疼得他龇了龇牙,但眼神却异常坚定。
庆功的酒杯己然放下,未尽的线索如同悬在头顶的利剑。
“银狐”的阴影,和那本残缺密码本背后隐藏的杀机,让刚刚取得一场“胜利”的他们,不得不再次投入一场更加隐蔽、更加危险的追猎之中。
夜还很长,猎手与狐狸的游戏,才刚刚进入中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