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1章 孟婉清(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番话引得众人会心一笑,但也让站在一旁的县委办主任刘建军记在了心里。

下午回到办公室,刘建军借汇报工作之机,委婉地提起了这件事:"书记,您确实该考虑个人问题了。您要是成了家,更能安心在庄海工作,这也是全县干部的期盼啊。"

林峰放下手中的文件,叹了口气:"建军啊,我不是不想,是实在抽不出时间。你看现在扶贫公路正在关键期,开发区建设刚起步,扫黑除恶要常态化。。。。。。这么多事等着做,哪有心思想这些。"

"可是。。。。。。"

"好了,"林峰打断他,"我知道你们是好意。等忙过这阵子再说吧。"

周末,林峰按时回到北京。在父亲的书房里,他详细汇报了庄海县的工作情况。林丰达认真听着,不时提问,对儿子在基层的成长感到十分欣慰。

汇报结束后,林丰达话锋一转:"工作重要,个人问题也不能忽视。明天白明安排你和孟部长的女儿见个面,吃个饭。"

林峰愣了一下,随即苦笑:"爸,我现在真的没心思想这些。"

"见个面能耽误多少时间?"林丰达语气坚定,"你要在基层扎根,有个稳定的家庭很重要。这件事就这么定了。"

第二天晚上,在北京饭店的一间雅致包房里,林峰见到了孟婉清。让他意外的是,这位海归博士并没有想象中的骄矜之气,反而十分知性大方。

"听说你在庄海做得很不错。"孟婉清微笑着说,"我最近在研究乡村振兴课题,正好想找些基层案例。"

这个话题立刻引起了林峰的兴趣。两人从乡村振兴聊到产业发展,从基层治理谈到民生改善,竟越聊越投机。

"没想到你对基层工作这么了解。"林峰由衷地说。

"我虽然一首在读书,但每年都会抽时间去农村调研。"孟婉清说,"说实话,我很佩服你们这些在基层工作的干部。"

晚餐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临别时,两人互留了联系方式。

回到庄海后,林峰很快又投入到繁忙的工作中。但他和孟婉清保持着联系,时常通过微信交流对某些问题的看法。孟婉清的专业视角,有时还真能给林峰带来启发。

一个月后,孟婉清突然来到庄海县调研。她没有惊动任何人,自己住在县招待所,白天去各个乡镇走访,晚上才约林峰见面,交流调研心得。

"你们县的扶贫公路建设很有特色,"一次晚饭时,孟婉清说,"不过我在山区看到,光修路还不够,还要考虑物流配套。我认识一个做冷链物流的企业家,要不要介绍给你们?"

"那太好了!"林峰眼前一亮,"我们正愁山区的生鲜产品运不出去。"

就这样,在孟婉清的牵线下,一家知名冷链物流企业很快与庄海县达成了合作意向。

站在新落成的物流中心工地上,林峰望着忙碌的施工场面,不禁想起父亲的话。或许,成家与立业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找到那个能理解你、支持你的事业的人。

他拿出手机,给孟婉清发了条信息:"谢谢你的帮助。下次来庄海,我带你去看看我们新开发的滨海旅游项目。"

很快,手机亮起回复:"期待。我可是特别申请去庄海开展调研工作,你这个东道主可必须好好招待我啊。”

林峰看着手机屏幕,嘴角不自觉地上扬。也许,父亲这次的安排,真的不错。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