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棋差一着 圣旨惊梦(第1页)
朱高煦的亲王府书房里,烛火在黄铜烛台上跳跃,将谋士的影子拉得老长。那人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布长衫,手指在舆图上的郭字标记处重重一点:“王爷,郭侍郎的千金才貌双全,更重要的是,她与英国公张辅的夫人是表姐妹。”他压低声音,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若能娶她为侧妃,一来可拉拢英国公,二来也能断了东宫的念想,岂不是一箭双雕?”
朱高煦把玩着手中的西域琉璃盏,盏中酒液随着他的动作轻轻晃动。“你是说,那丫头。。。”他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比东宫的那些女子强?”谋士连忙点头:“何止是强!听说郭小姐不仅熟读诗书,还习得一手好骑射,与王爷正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再说,有了这层关系,英国公在朝堂上定会偏向王爷,届时。。。”
“好!”朱高煦猛地一拍桌子,琉璃盏里的酒溅出少许,“明日我便进宫求见父皇,请旨娶郭氏女为侧妃!”他眼中闪烁着志在必得的光芒,仿佛己经看到了自己拉拢英国公、打压东宫的美好前景。
次日清晨,朱高煦换上一身簇新的蟒纹常服,腰间玉带的螭龙纹在晨光下泛着冷光。他骑着高头大马,首奔紫禁城而去,一路上想着如何说服父皇,如何措辞才能既显得诚意满满,又能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刚到御书房外,就见一个公公捧着明黄的圣旨,正急匆匆地往外走。那公公见了朱高煦,连忙停下脚步,躬身行礼:“奴才给汉王殿下请安。”朱高煦心中一动,问道:“公公这是要去哪里宣旨?”
公公脸上堆着笑,语气恭敬:“回王爷,奴才正要去郭侍郎府宣旨,封郭侍郎的千金郭氏为太子侧妃呢。”这话如同一道惊雷,在朱高煦耳边炸响,他愣在原地,半天说不出话来。
“你说什么?”朱高煦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他死死盯着公公手中的圣旨,仿佛要将那明黄的绸缎看穿,“封郭氏为太子侧妃?”
公公被他这副模样吓了一跳,小心翼翼地回答:“是啊,王爷。这是陛下昨晚亲自拟定的圣旨,说是为了充实东宫,也为了表彰郭侍郎平定川蜀之乱的功绩。”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听说太子妃也十分满意郭小姐,还说要亲自教导她宫中礼仪呢。”
他死死地盯着那道圣旨,明黄的绸缎在晨光下刺眼得很。脑海中闪过谋士的话、自己的盘算、张辅的笑容,这一切此刻都变成了对他的嘲讽。他甚至能感觉到周围侍卫投来的异样目光,那些目光像针一样扎在他身上。
“嗯。”朱高煦从喉咙里挤出一个单音节,声音干涩得厉害。他不知道自己是如何转身的,只觉得双腿像灌了铅一样沉重。披风拖在地上,沾上了尘土,他却浑然不觉。
朱高煦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昨日谋士的话还在耳边回响,可转眼间,事情就发生了如此戏剧性的反转。他精心策划的一切,就这样成了泡影,甚至还帮了东宫一个大忙。一股怒火夹杂着羞辱,在他胸中翻腾,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哼!”朱高煦重重地哼了一声,强压下心中的怒火,转身就往回走。他的脚步踉跄,腰间的玉带碰撞着,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在嘲笑他的失败。
回到王府,他翻身下马,踉跄着走进书房,将所有的怒火都发泄在那身簇新的蟒纹常服上,一把将其扯下,扔在地上,用脚狠狠地踩着。谋士见状,吓得不敢出声,只能在一旁默默看着。
朱高煦喘着粗气,眼神凶狠得像一头受伤的野兽。他知道,这次的失败不仅仅是失去了一个郭氏女,更是在朝堂上丢了颜面,让东宫看了笑话。他握紧拳头,指甲深深嵌入掌心,鲜血渗出,他却感觉不到疼痛。“张小小,朱高炽,你们给我等着!”他低吼道,声音里充满了不甘和怨恨。
谋士见他脸色铁青,便知道事情不妙。“王爷,这。。。”谋士小心翼翼地问道。
“别问了!”朱高煦猛地将腰间的玉带扯下,狠狠摔在地上,玉带的螭龙纹被摔得崩出一个缺口,“那郭氏被封为太子侧妃了!父皇昨晚就下旨了!”
谋士也惊呆了,他张了张嘴,想说些什么,却又不知道该说什么好。过了好一会儿,他才结结巴巴地说:“这。。。这怎么会这样?难道是东宫。。。”
“还用说吗?”朱高煦打断他的话,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定是张小小那女人搞的鬼!她早就料到我会打郭氏的主意,所以先下手为强了!”他来回踱着步,双手紧握成拳,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好,好一个太子妃,好一个东宫!这笔账,我记下了!”
御书房内,朱棣看着窗外飘落的梧桐叶,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他早就看出了朱高煦的心思,也知道张小小想让郭氏进东宫的打算。权衡利弊之后,他觉得将郭氏封为太子侧妃,既可以拉拢郭侍郎和英国公,又能挫败朱高煦的野心,稳固东宫的地位,实在是一举多得。
“陛下,汉王殿下刚才来了,见了奴才要去宣旨,没说什么就走了。”刚才那个公公回到御书房,向朱棣禀报。
朱棣点了点头,淡淡地说:“知道了。他心里不舒服是难免的,让他回去好好反省反省吧。”他拿起案上的奏折,上面正是关于朱高煦在封地结交重臣的密报,“告诉东宫,让他们好好准备郭氏的进府仪式,不可失了规矩。”
东宫的暖阁里,张小小正和朱高炽说着郭氏被封为太子侧妃的消息。“殿下,您看,我们的计划成功了。”张小小的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她拿起一块刚绣好的锦帕,上面绣着两只鸳鸯,寓意着东宫的和睦。
朱高炽咳嗽了几声,眼中也露出了笑意:“多亏了你,小小。若不是你料事如神,恐怕这郭氏就要被高煦请去做侧妃了。”他顿了顿,又说,“只是这样一来,高煦恐怕会更加记恨我们了。”
“记恨就记恨吧。”张小小不以为意地说,“我们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为了稳固东宫。他若真有野心,就算没有这件事,也迟早会与我们作对。”她看着朱高炽,眼神坚定,“殿下放心,只要我们行得正坐得端,又有陛下的支持,就不怕他耍什么花样。”
朱瞻基和朱瞻墭在一旁玩耍,听到他们的谈话,朱瞻基跑过来说:“母亲,是不是以后就有新的姨娘了?”张小小笑着摸了摸他的头:“是啊,以后你要好好尊敬郭姨娘。”朱瞻墭也跟着咿咿呀呀地叫着,仿佛也在为这个消息感到高兴。
郭氏被封为太子侧妃的消息很快传遍了京城,朝野上下一片哗然。有人为东宫感到高兴,认为这是稳固国本的好事;也有人为朱高煦感到惋惜,觉得他错失了一个大好机会;还有人看出了其中的政治博弈,暗自揣测着未来的朝局。
而此刻的朱高煦,正独自坐在王府的书房里,看着窗外阴沉的天空。他知道,这次的失败只是一个开始,他与东宫之间的较量,才刚刚进入白热化阶段。他握紧了手中的酒杯,眼中闪烁着不甘和野心的光芒,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