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9章 铁壁再临 智斗连番(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李景隆败退后,并未善罢甘休。他从各地抽调火炮营,又征调十万民夫运送攻城器械,誓要踏平北平城。半月后,朝廷军队卷土重来,这次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吕公车,车身高达数丈,如同移动的堡垒,顶端的瞭望台可俯瞰全城;还有威力惊人的襄阳炮,炮身粗如巨柱,能将百斤重的石弹投射到城墙之上。

北平城的气氛瞬间紧张到了极点。城外,朝廷军队的营帐连绵不绝,火把如繁星点点,照得夜空一片通红。城内,经过前番鏖战,燕军精锐折损近半,能作战的士兵不足两万,面对朝廷数十万大军,局势岌岌可危。

张小小站在城头上,望着远处尘土飞扬的敌军,眉头紧锁。城墙下,昨日战斗留下的尸体还未来得及清理,血水混着泥浆,在墙角积成暗红的水洼,空气中弥漫着刺鼻的血腥味与腐臭味。她立即召集工匠,打造特殊的“悬石”。这些悬石选用太行山的青石,经铁匠反复凿刻,打磨成上宽下窄的锥形,尖锐的棱角在阳光下泛着冷光。每块悬石都用三指粗的浸油麻绳系住,绳索一端固定在城墙内侧特制的铁环上,铁环由精铁锻造,嵌入城墙深处,能承受数千斤的拉力。同时,她改良的霹雳竹筒采用老竹的根部制作,质地坚硬且韧性十足,竹筒内层涂抹了特制的防火泥,添加的碎铁片是用废弃的兵器回炉重铸,边缘锋利如刀。

燕军士兵的甲胄也暗藏玄机。普通士兵身着皮铁混合甲,牛皮内衬厚实坚韧,外层镶嵌着小块精铁,既能减轻重量,又能有效抵御箭矢。但此刻,许多士兵的甲胄上还留着上次战斗的伤痕,有的地方甚至被鲜血浸透,尚未洗净。将领们则穿着锁子黄金甲,细密的铁环相互勾连,刀砍不进,箭射不透,黄金打造的甲片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可他们的脸色却凝重如铁,深知此战的艰难。他们手中的兵器更是精良,长枪的枪杆由白蜡木制成,柔韧性极佳,枪头用精钢锻造,开刃处寒光凛凛;佩刀采用百炼钢工艺,刀身刻有血槽,刀锋锋利无比,削铁如泥,可这些兵器即将面对的,是数倍于己的敌人。

朝廷军队的进攻开始了。襄阳炮发出震天动地的轰鸣,第一波石弹便如雨点般砸在城墙上。“轰隆!”东南角的城墙被砸出一个巨大的缺口,砖石纷飞,几名正在防守的士兵躲避不及,瞬间被埋在瓦砾之下,只露出半截染血的手臂。吕公车缓缓逼近城墙,车轮碾过地面,发出沉重的“吱呀”声,如同死神的脚步。燕军的滚木是碗口粗的檀木,表面裹着铁皮,礌石最小的也有几十斤重,从城墙上抛下,威力惊人。但面对吕公车,这些常规武器效果有限。就在这危急时刻,张小小下令使用悬石。随着士兵们拉动绳索,尖锐的石块如流星般砸下,巨大的冲击力在吕公车上砸出一个个窟窿,有的首接穿透车顶,车内的士兵被砸得血肉模糊,脑浆混着鲜血顺着缝隙流下;有的精准命中车轮,将车轮砸得粉碎,吕公车顿时瘫痪。可朝廷军队数量太多,很快又有新的吕公车补上。

燕军的神机营立刻行动起来,他们使用的火铳经过张小小改良,增加了准星和击发装置,射击精度和速度都大幅提升。火铳手们分成三排,采用轮射战术,一排射击,一排装药,一排准备,枪声此起彼伏,硝烟弥漫。但朝廷军队架起盾牌组成密集阵型,如同一堵移动的墙,不断向前推进,不少士兵还是冒着枪林弹雨搬运云梯,试图强行登城。

城墙上,燕军与登城的朝廷军队展开了惨烈的白刃战。朱高炽手持长达两尺枪头的长枪,枪缨鲜红如血,在敌群中奋力拼杀。他身上的锁子黄金甲早己沾满鲜血,叮当作响,为他抵御着敌人的攻击。可朝廷军队如潮水般涌来,燕军士兵一个接一个倒下,鲜血顺着城墙的砖缝流淌,在墙根积成血泊。

守军人数越来越少,局势愈发危急。朱高炽当机立断,唤来亲信骑兵赵勇,将一封密信塞进他手中:“务必将此信送到父王手中,北平城危在旦夕,盼主力速来支援!”赵勇郑重地点头,翻身上马,趁着夜色的掩护,从隐秘的小道疾驰而出。

三日后,赵勇终于在阻击辽宁方向朝廷军队的战场上找到了朱棣。此时朱棣的军队正陷入苦战,朝廷军队的攻势如潮水般一波接着一波,燕军防线摇摇欲坠。赵勇浑身是血,衣衫褴褛,连滚带爬地冲进营帐:“王爷!北平城快守不住了!敌军攻势凶猛,我们伤亡惨重,世子命我前来求援!”说着,将密信递给朱棣。

朱棣的脸色瞬间阴沉下来,他快速展开密信,目光扫过上面的字迹,握着信纸的手青筋暴起。“李景隆小儿,竟敢如此!”他低声怒吼,但随即沉默,看着营帐外厮杀的士兵,陷入两难。

姚广孝见状,上前一步:“王爷,我军此刻若贸然回援,必被辽宁方向的敌军追击,届时腹背受敌,北平与我军都将陷入绝境。”

朱棣来回踱步,内心激烈挣扎,半响才开口道:“传我命令,张玉率三千骑兵携带火器绕道而行,寻机支援北平,但不可恋战,务必保存实力;我率主力继续阻击辽宁之敌,牵制住敌军兵力,为北平争取时间!”他转头看向赵勇,“你即刻返回北平,告诉世子,务必死守,援军定会赶到!”

赵勇听后,虽满心失望,但还是咬牙点头:“谢王爷!我这就回去告诉世子!”说罢,又翻身上马,朝着北平的方向疾驰而去。

北平城内,当朱高炽得知父王无法亲自回援的消息时,面色凝重。但他很快振作精神,登上城楼,大声对守军和百姓喊道:“父王虽不能亲率大军前来,但己派援军支援!只要我们守住这最后一刻,就能迎来胜利!哪怕战至最后一人,也要让朝廷军队知道,北平城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燕王妃也在城中奔走动员。她来到百姓聚集的广场,看着那些面露恐惧的男女老少,高声说道:“乡亲们!敌军就在城外,他们要踏平我们的家园,抢夺我们的粮食,杀害我们的亲人!我们的儿子、丈夫在城墙上浴血奋战,我们岂能坐视不管?无论男女老少,只要有力气,就拿起武器,上城门楼!我们一起守住北平,保护我们的家!”她的话激起了百姓心中的怒火与斗志,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站出来:“王妃说得对!我这把老骨头还能动,就算拼了命,也要和朝廷军队拼一拼!”接着,越来越多的百姓响应,他们拿起锄头、镰刀、棍棒,跟着燕王妃向城门楼涌去。

张小小看着这一幕,眼中含泪,心中满是感动与担忧。她迅速组织医女,将准备好的草药、绷带分发给百姓,教他们简单的急救方法。“记住,先止血,再包扎!”她大声喊道,声音在喧闹中格外清晰。

李景隆在后方看到进攻受阻,暴跳如雷。他亲自擂鼓,鼓声震耳欲聋,催促士兵们加紧进攻。朝廷军队发起了一波又一波的冲锋,燕军和百姓们在城墙上顽强抵抗,每一次击退敌人,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但他们没有退缩,因为他们知道,身后就是家园,退无可退。

而朱棣在辽宁战场,凭借着出色的指挥和将士们的拼死抵抗,成功将敌军死死拖住,为北平争取着宝贵的时间。一场关乎北平存亡的生死较量,仍在继续……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