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万世法圣(第1页)
吃饱喝足后,扶苏立刻从怀中掏出随身携带的竹简与刻刀。
借着牢房角落昏暗的光线,他运刀如飞,将赵天成所授“偷梁换包”、“捆绑销售”、“祸水东引”三策的精髓,结合对李斯心态的剖析,以极其精炼又隐晦的措辞刻录下来。
他刻意模仿了自己平日论政的行文风格,避免暴露赵天成的痕迹,只在最关键处点透要害。
“先生,学生需将今日所悟稍作整理,以免遗忘。”
扶苏对闭目养神的赵天成解释了一句,后者只是随意摆了摆手。
竹简刻好,扶苏小心卷起,贴身藏好。
······
蒙府书房,烛火通明。
蒙毅正对着案上摊开的《秦律》旧简凝眉苦思,试图寻找“皇帝之法”与旧律的融合点,却总觉隔靴搔痒。
扶苏的密信就是此时送达的。
侍从呈上一个不起眼的竹筒。
蒙毅皱眉接过,认出是扶苏惯用的传递方式。
他屏退左右,拆开竹筒,展开里面薄薄的简片。
起初几行是扶苏对朝议后李斯反应的补充观察,蒙毅快速掠过。
但接下来的文字,让他眼神骤然锐利起来:
“…李相心之所系,非唯权柄,尤重‘名’字。‘法家至圣’之位,乃其毕生所求,超商韩之念炽。故新法之议,当以‘成全其名’为匙,启其心扉…
具体方略有三:
一曰‘偷梁换柱’:恤民宽商之实,藏于法家冠冕之名。如‘减赋’易‘固本增实’,‘禁盘剥’化‘彰律严明收民心’…
二曰‘捆绑销售’:仁政之策,紧缚新法核心。如吏治考课:‘民夫残死率超限者,考课降等’;军功授田:‘新地五载赋半,安家固本显德’…
三曰‘祸水东引’:宽商之利剑,指向豪强旧族。律明:‘商贾匠作,登记纳税,律未禁者皆可营,受朝廷护。地方豪强官吏,禁擅征例钱、私设关卡,违者以侵国赋、藐朝廷严惩!’此条乃斩豪强爪牙之利器,李相必视为推行新法、扫除障碍之神兵,欣然纳之…”
蒙毅的呼吸渐渐粗重,握着竹简的手指因用力而骨节发白。
简片上字字如刀,精准地剖开了李斯那层法家重臣的坚硬外壳,首抵其灵魂深处最隐秘的渴望——超越商鞅、韩非,成为法家道统的巅峰!
这…这绝非大公子能想出的路数!
蒙毅心中剧震。
扶苏宽仁,却失于权变,更不可能对李斯幽微如丝的人心把握到如此洞若观火的地步!
这分明是阳狱里那个狂徒的手笔!
那个一心求死、却仿佛将庙堂权术玩弄于股掌之间的赵天成!
蒙毅只觉得一股寒气从尾椎骨窜上头顶,头皮阵阵发麻。
他自诩熟读兵书,通晓权谋,但如此精准地操控一位当朝丞相的欲望,将人心最深的渴望化为推动棋局的燃料,甚至让对方心甘情愿地踏入预设的轨道…这种近乎妖孽的算计,让他后背瞬间被冷汗浸透。
“此人…此人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
蒙毅心中狂吼,巨大的懊悔噬心。
今日竟错过了阳狱!
错过了亲耳聆听这惊世权谋诞生的瞬间!
若能亲见赵天成是如何轻描淡写地剖析李斯、设计出这三条毒辣又精妙的连环计,那该是何等震撼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