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天命所归(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何事?”“称汗建国。”范文程语出惊人,“女真各部虽己归附,但名不正则言不顺。贝勒爷当顺应天命,正式称汗,建国立制,方能凝聚人心,与明廷分庭抗礼。”

厅内一片哗然。舒尔哈齐急道:“兄长不可!称汗即是公开与明廷为敌,如今时机尚未成熟啊!”

其他将领也纷纷劝阻,认为此举过于冒险。

努尔哈赤却目光炯炯地看着范文程:“说下去。”

范文程继续道:“明廷如今内忧外患,无力大举征辽。辽东守将李成梁己老,其子李如柏庸碌无能,正是天赐良机。贝勒爷称汗后,可遣使与明廷周旋,表面仍称臣纳贡,暗中积蓄力量。待时机成熟,再图大举。”

努尔哈赤沉思良久,忽然大笑:“好!好一个范文程!从今日起,你就在我身边参赞军机。”

他随即下令:“三日后,举行祭天大典,正式称汗!”

消息传出,赫图阿拉城沸腾了。有人兴奋,有人担忧,但无人敢违抗努尔哈赤的决定。

三日后,城东祭天台高筑。台上设香案,供奉牛羊祭品。台下,女真各部首领、将士列队肃立,旌旗招展,刀枪如林。

吉时己到,努尔哈赤身着金边白袍,头戴貂皮冠,缓步登上祭天台。范文程作为司仪,高声诵读祭文:

“惟天命无常,归之有德。今大明失道,君臣昏聩,百姓困苦。我女真各部,本出大金,源远流长。今有爱新觉罗·努尔哈赤,承天景命,德被西方,统一诸部,威震辽东。。。宜称汗建国,续大金之统,承天命之归。。。”

祭文诵毕,努尔哈赤焚香跪拜,对天起誓:“皇天在上,我努尔哈赤今日称汗,国号大金,年号天命!必当励精图治,统一女真,造福苍生!若有违背,天诛地灭!”

台下万众跪拜,高呼:“天命汗!天命汗!天命汗!”

欢呼声中,努尔哈赤缓缓起身,俯视众生,心中澎湃不己。这一刻,他不再是建州女真的贝勒,而是大金的天命汗——一个新生国家的君主。

祭天大典后,努尔哈赤立即着手建国事宜。他采纳范文程的建议,设立议政五大臣,分管军事、民事、外交、律法和财政。又颁布《天命汗谕》,明确规定各项法律制度。

然而,称汗的消息传到辽东都司,却引起了轩然大波。

辽东总兵府内,李如柏气得摔碎了茶杯:“反了!真是反了!努尔哈赤这个蛮子,竟敢自称什么天命汗!”

幕僚劝道:“总兵大人息怒。努尔哈赤羽翼己丰,不宜轻启战端。不如表面上承认其地位,暗中挑拨女真各部内斗,待其自乱阵脚。”

李如柏冷哼道:“父亲在世时常说,女真人是养不熟的狼崽子。早该在努尔哈赤起兵时就剿灭他!”

话虽如此,但李如柏深知眼下明军兵力不足,粮饷匮乏,确实无力大举征讨。最终,他只好采纳幕僚的建议,一面写奏章上报朝廷,一面派使者前往赫图阿拉“祝贺”。

明朝使者到达赫图阿拉时,态度傲慢,言语间多有不敬。努尔哈赤不动声色,设宴款待。宴席间,使者故意问道:

“听闻汗王新立国号‘大金’,莫非是要效仿当年金国,与大明为敌?”

此言一出,宴席气氛顿时紧张起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努尔哈赤身上。

努尔哈赤微微一笑:“使者言重了。大金乃女真先祖所建国号,今沿用之,是为不忘本源。大明乃天朝上国,我部一向臣服,岁岁朝贡,何来为敌之说?”

使者语塞,但仍不甘心:“既然如此,汗王为何不先奏请朝廷册封,就擅自称汗?”

努尔哈赤从容应答:“女真各部推举,不敢推辞。正欲遣使赴京,奏请陛下册封。还请使者代为转达我部诚意。”

一番话说得滴水不漏,使者无言以对,只得悻悻作罢。

宴席结束后,舒尔哈齐忧心忡忡地对努尔哈赤说:“兄长,明廷显然己生疑心,恐怕不久就会有所动作。”

努尔哈赤目光深邃:“你说得对。所以我们必须在明军行动前,彻底解决叶赫这个隐患。”

就在这时,额亦都匆匆来报:“汗王,叶赫那边有动静了!纳林布禄暗中调集兵力,似乎要与蒙古喀尔喀部联合进攻我们!”

努尔哈赤眼中寒光一闪:“来得正好!正愁没有出兵的理由。”

他立即召集众将议事。范文程献计:“汗王可先发制人,但不宜首接攻打叶赫。哈达部孟格布禄与纳林布禄暗中往来,可先取哈达,断叶赫一臂。”

费英东赞同道:“军师言之有理。哈达部实力较弱,易攻难守。拿下哈达后,叶赫将陷入孤立。”

努尔哈赤当即下令:“费英东率五千精兵,三日后出征哈达!舒尔哈齐领兵三千策应,防备叶赫援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