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朱瞻基 求你了四叔放我回去吧(第3页)
【不过,朱瞻基为了以防万一,还是小心翼翼的开口:】
【“杨大人,吴王他……应该没有胡来吧?”】
【杨士奇道:“其实也还好,不算太胡来。”】
【杨士奇所说的“不算太胡来”,是基于朱高灿对自己做出的所有行为都做出了解释,己经在朝堂上获得了大臣们的认可。】
【杨士奇认为,这还说的过去。】
【可朱瞻基不这么想,听到杨士奇所说后,朱瞻基整个人都松了一口气。】
【朱瞻基害怕出现自己与朱高灿出现政见不合,届时,朱瞻基就有些骑虎难下了。】
【因为,现在的朱瞻基是一点都不敢违逆朱高灿!】
【一开始朱瞻基也不是没想过离开太庙后就与朱高灿翻脸,可那也只是在心里想一想。】
【朱瞻基的锦衣卫己经被朱高灿架空了,朱瞻基一旦对朱高灿有想法,朱高灿必然第一个知道。】
【到时候……朱瞻基想都不敢想!】
【杨士奇开口了:】
【“吴王殿下查出了登州府瞒报灾情,之后杀了数百名参与瞒报灾情意图贪污赈灾款的官员。”】
【“这件事吴王做的漂亮。”朱瞻基称赞。】
【处理瞒报灾情之事,朱高灿做得让别人挑不出一点的毛病。】
【杨士奇继续道:“吴王解除了海禁,修改了《明皇祖训》与《大明律》。”】
【“啊?”朱瞻基震惊。】
【“吴王修改这些,你们满朝的官员难道没一个人拦着他吗?”】
【朱瞻基说完,突然想到,连自己一个皇帝都拦不住朱高灿,这满朝的文武百官就更不可能拦住朱高灿了。】
【朱瞻基表示理解。】
【“算了算了,吴王还做了什么?”】
【“吴王殿下在交趾叛乱之事上,决定镇压叛乱,继续由大明掌控。”】
【“什么?!”】
【这一次,朱瞻基才是真正的觉得不可思议。】
【“交趾之事,我们不是早己商议好了,难道你们就没跟吴王提起这件事吗?”】
【杨士奇道:“提了,但是吴王说,就算你在这里,你也会听他的。”】
【朱瞻基:“……”】
【朱瞻基哑然。】
【看到朱瞻基一首不说话,杨士奇继续试探性问道:】
【“所以陛下,我们现在是听吴王的,还是听您的?”】
【“唉”朱瞻基叹息一声。】
【“听吴王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