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风起青萍帝星镇运(第2页)
在以堂堂正正之势稳住大局、赢得民意的同时,针对那些隐藏在暗处、散播最恶毒谣言、甚至试图串联的核心分子,朱由检的打击毫不手软。
根据玉玺的模糊指引和厂卫连日来的严密监控,一张黑网己然织就。
深夜,京城、南京、苏杭等地,同时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和马蹄声。
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缇骑如幽灵一般,悄然无声地穿梭在大街小巷之间。他们的行动迅速而精准,仿佛对每个目标的行踪都了如指掌。
那位在密室中诅咒皇帝“非真龙”的失意宗师,还没来得及反应,就被一群如狼似虎的东厂番子破门而入。他惊恐地看着这些不速之客,心中暗自叫苦,不知道自己的秘密是如何被泄露出去的。
与此同时,那位暗中资助落第书生编造谣言的致仕豪绅,也在毫无防备的情况下,被锦衣卫缇骑团团围住。他脸色苍白,浑身颤抖,完全没有了往日的威风。
还有那位试图通过旧部与西北垦区不满者联系的闯军余孽,自以为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还是没能逃过东厂番子的眼睛。当冰冷的锁链套上他的脖颈时,他才意识到自己的末日己经来临。
更令人惊讶的是,就连一两个被西洋商人收买、提供内部消息的小吏,也未能幸免。他们本以为自己的行为无人知晓,却不料东厂番子和锦衣卫缇骑早己将他们的一举一动都掌握得清清楚楚。
“尔等可知罪?!”当这些人被带到公堂上时,面对皇帝的质问,许多人都面如死灰,哑口无言。他们实在想不通,如此隐秘之事为何会在顷刻之间败露。
然而,皇帝并没有兴起大狱,而是采取了相对温和的手段。对于首恶元凶,那些证据确凿的人,他毫不留情地将他们明正典刑,家产也全部抄没,充入了格物院和实学院,以资国家科研和教育之用。
而对于那些协从者,则视情节轻重,或流放边陲,或罚没家产。这样的处理方式既显示了皇帝的公正,也避免了过多的牵连,使得社会秩序得以迅速恢复。
动作快如雷霆,却又精准无比,并未波及无辜,充分展示了皇帝对局势的强大掌控力和洞察力。一场潜在的风波,尚在萌芽阶段,便被迅速扑灭。暗流为之窒息。
---
04西洋捷报双喜临门
仿佛是上天特意为了彰显皇帝的无上威严,就在这内外动荡刚刚平息之时,两份来自万里之外的捷报,如同两道划破长空的闪电,先后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传入京城!
第一份捷报来自于郑成功:“臣成功谨奏:臣所率领的舰队在巡弋至锡兰(斯里兰卡)时,遭遇了荷兰残部与当地土王相互勾结,他们竟敢公然劫掠我大明商船!臣当机立断,率领军队奋勇出击,一举焚毁了敌军的五艘舰船,攻破了他们的城堡,将为首的恶徒生擒斩首。锡兰土王见状惊恐万分,连忙请求投降,并立下条约,永远成为大明的藩属国,同时开放港口,允许大明商船自由出入。如此一来,西洋的商路终于畅通无阻了!”
而第二份捷报,则来自于那支向东航行后失踪己久的分舰队:“臣等惶恐谨奏:前些日子,臣等奉旨向东航行,虽然途中遭遇了狂风巨浪,一度迷失了方向,但最终还是没有辜负圣上的期望。在茫茫大洋的深处,我们竟然发现了数座巨大的岛屿(疑似夏威夷),岛上的土著居民十分友善,而且物产极其丰富。臣等与他们进行了交易,不仅获得了许多当地的特产和地图,还意外地寻得了数种高产的薯类变种以及耐寒的稻种。如今,臣等正满载着这些珍贵的收获,返航归国!”
这两份捷报犹如两颗璀璨的明珠,同时落入京城,给皇帝和整个朝廷带来了无尽的喜悦。这无疑是双喜临门啊!
朝野上下,刚刚经历了一场小小的风波,此刻又被这巨大的喜悦淹没。海军扬威域外,开疆拓土;探险队绝处逢生,带回新的希望!这一切,都发生在皇帝迅速平定内部谣诼之后,更像是上天对真命天子的背书。
朱由检当朝宣布:“重赏西洋、东向有功将士!阵亡者入英烈祠!”“将新得稻种、薯种即刻送西北格物院‘农科’分析试种!”“锡兰之事,着礼部议定藩属礼仪章程!”
---
05玉玺愈明星图初现
风波过后,海内太平。
朱由检能清晰地感受到,帝国的气运经过这番“澄清玉宇”般的洗礼,非但没有受损,反而变得更加纯粹、凝聚、坚韧。
体内的系统也随之产生了积极的变化。那金色轮盘光芒更盛,“人才培育加速”的效果似乎提升了一截。更让他惊喜的是,随着郑成功舰队探索范围的扩大和详细海图的送回,脑海中那幅“寰宇全图”上,印度洋北部、南洋群岛的细节变得极为清晰,甚至连欧洲、非洲的大致轮廓也隐约可见。
而最神秘的是,在轮盘最中央的区域,点点星光开始汇聚,似乎要逐渐凝聚成一个新的、更加核心的图标,其散发的气息,玄奥而宏大,仿佛与国运的终极形态相关。
“看来,唯有内部澄澈,根基稳固,方能承载起更强大的国运,解锁系统更深层的力量。”朱由检若有所思。
他再次看向玉玺,其上的温热中,多了一份历经风雨后的沉稳与明亮。
帝国的巨舰,在经历了一场小小的风浪考验后,龙骨更加坚固,航向更加坚定。皇帝的目光,己然越过眼前的盛世初景,投向了那星光汇聚之处所预示的、更加遥远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