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新政波澜塞北风起(第2页)
“东厂办案!所有人跪下束手!”伴随着王承恩那阴冷至极的声音,如同一道惊雷划破夜空,大批如狼似虎的番子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瞬间将现场的所有人都包围得水泄不通。
这些番子们训练有素,行动迅速,他们手持各式武器,凶神恶煞地盯着在场的每一个人,让人不寒而栗。
“王……王公公!这是何意啊?我等只是私下饮酒,并无他事啊……”为首的人满脸惊恐,额头上冷汗涔涔,他的声音都因为害怕而有些颤抖,但还是强作镇定,试图解释这突如其来的状况。
然而,王承恩却完全不为所动,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冷笑。那笑容中透露出的冷漠和不屑,让人不寒而栗。他那冰冷的目光,仿佛能穿透人的灵魂,将人的内心世界一览无余。
只见王承恩不紧不慢地从袖中掏出一份名单,当着众人的面缓缓展开。那张纸在他手中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却在这安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刺耳。名单上的字迹密密麻麻,显然记录了不少人的名字和相关信息。
王承恩用一种充满威严的口吻说道:“饮酒?你们真当咱家是傻子吗?这上面清清楚楚地记录着你们与辽东逆酋信使往来的证据!说,你们是不是在密谋造反?”他的声音并不大,却在这封闭的空间里回荡着,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力量。
王承恩的话如同重锤一般狠狠地砸在众人的心头,为首者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如纸,毫无血色。他的嘴唇哆嗦着,想要说些什么来辩解,却发现自己的喉咙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发不出一丝声音。
“拿下!”王承恩见状,毫不留情地大手一挥,下达了命令。他的声音在空气中回荡,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绝。
番子们如饿虎扑食一般冲上前去,将这些人死死地按倒在地,然后用绳索将他们捆绑起来。
“抄家!给咱家细细地搜!”王承恩紧接着又下达了第二个命令。
番子们领命后,如蝗虫过境一般,迅速冲进这些人的府邸,开始翻箱倒柜地搜查起来。
类似的场景,在北方的多个州府同时上演。厂卫们就像帝国的獠牙利爪,无情地撕裂着任何可能存在的反抗势力。
在新政推行的初期,厂卫以其残酷而高效的手段,迅速扑灭着任何可能形成的反抗火苗,为巡按御史和地方官员们扫清了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一时间,无论是官场还是民间,都被厂卫的雷霆手段所震慑,人人自危,一片肃然。
^^第西节:玉玺示警——北疆烽烟的预兆
乾清宫内,朱由检正批阅着来自各地巡按御史的第一批奏报。大多是报喜,诸如某地贪官伏法、豪强被惩、百姓称颂皇恩等。但他眉头并未舒展,因为他手中的传国玉玺,正传来一阵阵异常的情绪波动。
原本温润平和的气息己然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丝冰冷的杀伐之气和淡淡的血光之影。这股气息如同凛冽的寒风,让人不寒而栗。尤其是当他的意念扫向北方、辽东方向时,这种感觉变得愈发强烈,仿佛有一股巨大的危险正在逼近。
玉玺似乎也感受到了这股危险的气息,它微微颤动着,仿佛在向他发出警告。朱由检的眉头紧紧皱起,他闭上眼睛,集中全部精神,试图解读这模糊的预感。
破碎的画面如电影般在他脑海中闪现:燃烧的村庄、惊慌逃亡的百姓、狰狞的骑兵身影……这些画面快速地交织在一起,让他的心头愈发沉重。突然,长城关隘上燃起的烽火映入眼帘,那熊熊燃烧的火焰似乎在预示着一场巨大的灾难即将降临。
“北疆……要出事了!”朱由检猛地睁开眼睛,心中的警铃大作。他毫不犹豫地站起身来,高声喊道:“王承恩!”
“奴婢在!”王承恩应声而入,他的脸上露出一丝惊讶,显然没有料到皇帝会如此匆忙地传唤他。
“立刻传旨:八百里加急,令蓟镇、宣府、大同各总兵,即日起提高戒备,加派侦骑出塞,严防虏骑偷袭!”朱由检的声音带着一丝急迫,他的目光紧紧盯着王承恩,似乎要将自己的决心传递给他。
“遵旨!”王承恩连忙躬身应道。
“还有,令山海关总兵,封锁关隘,严查一切出入人员,尤其是通往辽东和蒙古方向!”朱由检补充道,他的语气越发严厉。
王承恩再次躬身领命后,他迅速转身,脚步匆匆,仿佛时间紧迫,不敢有丝毫耽搁。他的身影渐行渐远,首至消失在宫殿的长廊尽头,去传达皇帝的旨意。
皇帝的声音在空旷的大殿中回荡:“再传旨给霍去病:辽东余孽恐有异动,其出击计划可提前!不必等待完全准备就绪,立刻率精锐前出至长城一线,巡弋漠南,遇敌即歼!”
王承恩深知皇帝的命令至关重要,他不敢怠慢,立刻躬身领命而去。他的心中充满了对皇帝的敬畏和对任务的责任感。
朱由检看着王承恩离去的背影,脸色愈发凝重。他走到巨大的北疆舆图前,凝视着那道蜿蜒的长城防线。这条防线是大明帝国的北疆屏障,承载着无数的历史和记忆。
新政刚刚开始,内部尚未完全理顺,绝不能让辽东余孽破坏这来之不易的稳定!传国玉玺的预警,让朱由检意识到形势的严峻,他必须果断采取行动,以确保国家的安全和稳定。
他的手指划过舆图上的长城防线,仿佛能够感受到那道防线所蕴含的力量和责任。这是大明的北疆,是他的国土,他绝不允许任何人侵犯。
一场围绕着长城防线的攻防战,即将在帝国的北疆再次上演。而这一次,大明拥有了霍去病这把最锋利的猎刀。朱由检相信,霍去病定能不负所望,守护好这片国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