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各省粮食产量三(第1页)
【第12名辽宁;粮食产量2500。3万吨】
清太祖努尔哈赤盯着辽河平原的亮光,马鞭坠地。
“辽东?!盛京故地!当年八旗儿郎为了抢几石粮,能跟明军血战三昼夜!后世这地。。。。。。是埋了聚宝盆不成?!”
他猛地踹翻桌案,“早知辽东能产这如山的粮食,朕还打什么仗啊?首接让汉人教咱们种地得了,旗人顿顿管够!”
全盛状态的汉,唐,明等等:不好说,这事儿吧,真不好说。你应该懂我们的意思吧?!
不管你是谁,你踩到我的地了!!
【第11名湖北;粮食产量2785。3万吨】
【第10名湖南;粮食产量3078。1万吨】
“那块应该指的是洞庭湖,云梦泽那一块吧。”
“什么情况啊!这上去的,是不是有点快了?!”
天幕之下的古人们都震惊了,不是这个数字,你怎么跳上去了呀?一蹦首接蹦到了3000万吨吗?这就是前十吗?!
明清时期的人们都纳了闷,“湖广熟,天下足”,这可是他们熟知的谚语,可如今这湖北、湖南才仅仅擦了个前十的边。
明朝张居正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地说道。
“这湖广之地,向来是产粮重地,可如今这产量,竟还未到顶尖,后世究竟有何妙法,让这湖广之地的粮食产量更上一层楼?”
清朝曾国藩捻着胡须,满脸震撼:“我湘军多出自湖广,深知此地百姓耕种之苦。可后世这产量,怕是以往的数倍不止,这是何等的盛世之景!”
【第9名西川;粮食产量3633。8万吨】
都江堰的制造者李冰,他望着光幕上西川的粮食产量,眼中满是震撼与感慨。
“吾一生致力于水利,修都江堰以灌蜀地,然吾亦未曾想过,后世西川竟能有如此之高的粮食产量!”
“吾之都江堰,不过是开了个好头,后世子孙在此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才有了如今的盛世景象。这水利之功,当是代代相传,永不止息啊!”
“后世子孙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成果,继续兴修水利,让这沃野千里的西川,永远成为天下的粮仓!”
大汉
刘邦正啃着狗肉,闻言猛拍大腿,然后揪住萧何衣领猛晃。
“啥子?!萧何!你当年给老子画蜀地大饼的时候,可没说这饼能堆成山呐!”
“乃公在汉中熬日子的时候,你从蜀地挤出那么多粮食就叫乃公谢天谢地了!”
“现在后世跟乃公说这地儿能产三千多万?!你觉得可能吗?而且这么多粮食怎么运啊?”
“怕是把巴蜀的山都铲平了吧?栈道修宽了几十倍?还是说——后世根本不用翻山越岭,首接拿粮喂鱼让鱼运出去?”
萧何感觉自己的脑袋都要被晃匀了。
“陛下,这都是后世的事情了,臣怎么会知道啊?”
【第8名江苏;粮食产量3810。1万吨】
“不对,不对,苏湖熟,天下足!大家都是这么说的。”
“为什么后世那个江苏才排到第八名?这不应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