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章 信任的法码(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他和助手正在全力进行声波武器的设计,进展很快。另外,他再次提出要见装备部的专家。”

司令员沉吟片刻:“可以。你亲自带他去装备部下属的装甲车辆研究所,找他们的总工周卫国。周总是个老军工,技术过硬,为人正派,但也极其固执。让陆沉自己去说服他。记住,全程录音录像,所有对话记录在案。”

“是!”

装甲车辆研究所,总工程师办公室。

周卫国是个六十岁左右的老者,头发花白,身材瘦削,但眼神矍铄,透着一股技术权威特有的固执和严谨。他看着被赵毅带来的陆沉,眉头皱成了川字。

“赵主任,不是我老周不配合工作。”周卫国的声音带着浓重的西北口音,“你们情报处搞来的什么‘外星怪物’的情报,我有所耳闻。但打仗要靠实实在在的装备!让我基于这种……这种科幻小说里的设定,去改动我们经过成千上万次测试才定型的装甲车?这是对国家和军队不负责任!”

赵毅试图缓和气氛:“周总,情况特殊,我们也是以防万一……”

陆沉却抬手制止了赵毅,他平静地看向周卫国:“周总工,我不是来否定您的心血。恰恰相反,我是希望它们能在真正的威胁面前,发挥应有的作用。”

他走到办公室一侧的装甲车结构图前,目光扫过复杂的传动系统和电子控制单元:“我想请教几个问题。比如,我们最新式的99A主战坦克,其火控系统的核心处理器,是否采用了某种特定架构的商用芯片?它的内部总线数据传输,是否有冗余校验机制?在极端电磁环境下,系统冗余节点的切换延迟是多少毫秒?”

一连串极其专业、甚至触及核心机密的技术问题,像连珠炮一样砸向周卫国。老总工先是愕然,随即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这些问题,绝不是外行能问出来的,甚至很多细节属于高度机密。

“你……你怎么知道这些?”周卫国的声音带着警惕。

“这不重要。”陆沉避而不答,继续道,“重要的是,如果存在一种未知的攻击方式,不是传统的电磁脉冲,而是更……‘精巧’的,能够通过数据总线或电源系统,精准地注入恶意指令,或者引发特定芯片的逻辑错误,我们的系统有多少防御能力?”

周卫国沉默了。他意识到,眼前这个年轻人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他从未考虑过的威胁模式。这己经超出了简单的“加固”范畴,涉及到更深层次的电子战和网络安全。

“你的意思是,那些所谓的‘寄生兽’,还能进行电子攻击?”周卫国的语气不再那么排斥,而是充满了技术人员的探究欲。

“只是一种假设,基于它们‘硅基’的特性。”陆沉谨慎地选择着措辞,“我们需要考虑最坏的情况。或许不需要对现有装备做大规模改动,但至少,应该在软件层面增加一些异常指令过滤机制,对关键节点的物理接口进行隔离防护。哪怕只能争取到几秒钟的反应时间,在战场上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陆沉的话,半真半假。他引导周卫国思考电子战威胁,是为了给后续可能提出的、针对“机械感染”的更深层防护做铺垫,同时又避免首接点破那最惊世骇俗的一点。

周卫国陷入了长时间的思考,手指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击着。最终,他抬起头,看向陆沉的眼神复杂了许多:“小子,你提出的问题……很刁钻,也很可怕。我需要时间研究。这样吧,你留下一个具体的技术需求清单,我和我的团队评估一下。”

这己经是巨大的进展了。

离开研究所,赵毅看着身旁沉默的陆沉,心中的疑虑和惊叹交织。这个年轻人,就像一个深不见底的谜团,每一次接触,都能带来新的震撼。他到底还隐藏着多少秘密?

回到工作室,陈涛兴奋地迎了上来:“陆工!初步的声波发生器样机电路设计完成了!模拟测试效果很好!另外,您要的天文数据有结果了!”

陆沉快步走到计算机前,屏幕上显示着复杂的轨道计算模型。结果清晰地标注出:三天后,陨石雨的主要坠落带,将覆盖国内数个重要经济区和交通枢纽,包括……他前世记忆中最早沦陷的那个沿海特大都市圈。

时间,只剩下三天。

陆沉深吸一口气,对陈涛说:“加快样机试制。另外,帮我准备一份新的报告,我要向赵主任和更高层,汇报最终的……落点预测和防御优先级建议。”

他知道,真正的风暴,即将来临。而他的每一步,都如在刀尖上行走。那份关于机械感染的终极警告,他必须在合适的时机,以无法被拒绝的方式,说出来。

窗外,夜色深沉,军区却灯火通明,一种山雨欲来的紧张气氛,笼罩着每一个角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