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章 意外(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夜深了,庆功宴的喧嚣渐渐平息,钱裕却毫无睡意。他站在窗前,望着堡内点点未熄的篝火,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掌控感。

他自信能够驾驭石破军这头“跳涧虎”。

这份底气,源于他身为朝廷命官的身份,源于他背后所代表的整个官僚体制。石破军再能打,也需要官府的认可才能名正言順;他的军队再强悍,也需要县库的钱粮才能生存。只要将这两样东西牢牢攥在手里,石破军这只猛虎,就只能乖乖地为他所用。

当然,钱裕也清楚自己这份掌控力的边界。他的眼界和权限,目前也仅仅局限于这泾阳一县,最多能辐射到整个西安府。他虽有野心,但格局仍未脱离一个地方官的范畴,他所谋求的,是如何在这片混乱的陕甘土地上,为自己的仕途博取最大的功绩。

次日清晨,就在钱裕准备启程返回县城之前,石破军却以“有要物相呈”为由,将他单独请入了一间守卫森严的后院库房。

“大人,请看。”

石破军推开沉重的木门,侧身一引。

钱裕带着一丝疑惑走入其中,下一刻,他的瞳孔便因震惊而猛然收缩。只见宽敞的库房地面上,赫然静置着六尊与昨日城头上一般无二的黑色铁炮!加上墙头上的两尊,不多不少,整整八门!

“这……这……”钱裕震惊得有些语无伦次。缴获的战利品中绝无火炮,买?更不可能!在这战乱封锁的关头,谁有本事能一次性买到这么多军国重器?唯一的解释,便是——私铸!

不等钱裕发问,石破军便从怀中取出一叠写满了字的信纸,双手奉上:“大人,此乃卑下偶然所得,名曰‘龚振麟铁模铸造法’。”

钱裕接过信纸,虽不识“龚振麟”是何人,但凭着他进士出身的学识,只扫了几眼,便瞬间明白了其中关键!这上面记载的,是一种用铁制模具来批量铸造火炮的绝妙方法!这意味着,只要有足够的铁料和人手,即便是在泾阳这种小地方,也能在十数日之内,便造出一门合格的劈山炮!

钱裕的心境,在短短数息之内,经历了一场剧烈的过山车。从最初的震惊,迅速转为了一丝对石破军私藏如此利器的戒备,但最终,又化为了一种更深层次的赞叹与欣赏。他意识到,石破军所掌握的,己经不仅仅是几门火炮,而是一种可以源源不断产生力量的“造炮之术”!

石破军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沉声说道:“大人,这八门铁炮,乃是卑下为守卫永安堡所备的最后保障。但大人亦需知晓,炮,终究是死物。卑下自信,即便没有此物,亦可率领弟兄们野战争锋,阵斩顽敌!”

这句话,如同一道闪电,劈开了钱裕心中最后的一丝疑云。

他瞬间想通了:是啊,火炮再利,也要看是谁在用。永安堡大捷,关键不在于炮,而在于敢于将敌人放到城墙根下再开炮的石破军本人!他的战术、他的胆魄、他的人,才是这场胜利的核心!

想通了这一点,钱裕心中所有的戒备与猜忌,彻底烟消云散。他看着眼前这个不卑不亢的年轻人,眼神中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欣赏。

“好!好!好!”钱裕激动地连说三个好字,用力拍着石破军的肩膀,“有此利器,有你这等良将,何愁乱匪不平!破军你放心,从今往后,铁料、工匠,你要什么,本官就给你什么!”

石破军脸上也露出了笑容,一旁的高强和范德榜等人更是喜形于色。这一刻,标志着泾阳县的文官与武将,正式结成了一个稳固的政治与军事联盟。

当晚,永安堡的庆功宴仍在继续。

篝火烧得遍野通红,士兵们的笑声与歌声不绝于耳,象征着这支新生力量正在冉冉升起的昂扬气势。钱裕也彻底放下了官架子,与那些满身悍气的武夫们大碗喝酒,大块吃肉,言谈甚欢。

经过这两日的接触,石破军对钱裕的看法也彻底改观,此人虽有私心,却懂权衡,有魄力,绝非庸官。而钱裕,同样惊喜于石破军的理智、忠顺与那份远超常人的战略眼光。双方都在这场心照不宣的“相互利用”中,竟产生了一丝真诚的认同感。

次日,钱裕心满意足地启程返回县城。他带走了两套完整的铁模,这既是未来的希望,也是他掌控石破军的另一重筹码。范德榜随他一同回城,负责与县衙对接,领取扩军所需的装备和粮饷。而高强,则领了一个更重要的任务——持着石破军的将旗,前往泾阳东乡的各个镇子,竖旗招兵!

临行前,石破军将缴获的赏银拿出六百余两,全部分发给了参战的将士,极大地激励了军心。而他自己与高强等核心头领,则分文未取,以示与众人同甘共苦,着眼于长远的决心。

“弟兄们,咱们的目标,是至少再招募五百精壮!多则不限!”石破军再次用刘铭传的例子,为众人描绘了一幅凭军功封妻荫子的美好画卷。众人听得是热血高涨,士气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顶点。

石破军的威名,如同长了翅膀,迅速传遍了整个泾阳。

最先做出反应的,是县里的那些豪强大户。马援忠的马家、常丹阳的常家,以及杨家、胡家等县中名门,纷纷派遣管家,带着厚礼登门拜访。短短数日,永安堡便收到了各家送来的贺礼:白银合计两千西百两、骏马二十匹、粮食五百石,以及大量的猪羊牲畜。

这标志着,石破军这位昔日的草莽刀客,己经正式踏入了泾阳县的上层圈子。

然而,名望是柄双刃剑。

豪门送来重礼,表面是尊敬与结交,实则也是一种投石问路。与此同时,他们各家真正的“当家人”,早己齐聚县城,登门拜访的不是石破军,而是知县钱裕。这清晰地表明,在这些老牌势力的眼中,权力的中心,依旧在官府。

一场由“铁炮”引发的风波,也悄然在县城内发酵。

当“石破军掌握铁模铸炮之法”的秘密,不知通过何种渠道传遍县城后,立刻引起了巨大的震动。民众惊叹于此等神技,士绅们则议论纷纷,心思各异。

一个始料未及的反转出现了。永安堡那场惊天动地的大捷,其功劳,竟被舆论普遍归因于“火炮之利”。人们想当然地认为,石破军之所以能赢,全赖他手中那几门无坚不摧的“神炮”。他本人的战术智慧与将士们的浴血奋战,反而在“铁炮神话”的光环下,被大大忽略了。这无形之中,竟削弱了石破军本人的军威。

当然,那些豪强们个个都是人精,无人敢私下向石破军或钱裕探问铸炮的秘法。他们都明白,此事己牵涉到官府的权力与朝廷的禁令,谁敢擅越雷池,必然会成为钱裕杀鸡儆猴的最好例子。

这场舆论的反转,很快便在现实中显现出了恶果。

高强在各乡镇的招兵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响应者寥寥无几。原因很简单:石破军的光环,因“铁炮神话”而被削弱,人们不再将他视为百战百胜的“军神”。而在失去了这层光环之后,论及在乡间的根基与公信力,他这个外来户,又如何能比得过那些盘踞地方百余年的老牌豪强?

马家、常家等势力,同样也在招募乡勇,扩充自家团练。在同等条件下,乡民们自然更愿意相信和投奔自己熟悉的老东家。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