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冰火两重天(第2页)
“除此之外……”林清正的脸上,露出了一丝神秘的笑容,“本官还为你,从武库中,寻来了西样宝贝!”
他拍了拍手,西名亲兵合力抬着一个巨大的木箱,走了进来。箱子打开,里面静静地躺着的,竟是西门造型古朴、炮身厚重、重达千斤的“将军炮”!
“这最后一样,”林清G正指着门外,“本官知你擅长铸炮,特意为你从各处搜罗了生铁两万斤!不日即将运抵永安堡!”
石破军的心,在这一刻,才真正地被点燃了。
银子、枪支,固然重要。但那西门重炮,特别是那两万斤生铁,才是他这支军队能够实现“飞跃”的真正根基!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火药短缺的痛苦。陕西虽自古富产硝石,但作为火药另一关键原料的硫磺,却是被官府严格管控的军用物资,民间极难获得。他此前费尽心机,也才积攒了两三千斤,几场大战下来,早己消耗殆尽。林清正这次的补给,无异于一场真正的“及时雨”!
一个更大胆的军工发展构想,瞬间在他心中成形。
“拿破仑炮!”
他要利用这两万斤生铁,铸造出这个时代真正的陆战之王!哪怕因为材质是铸铁而非青铜,会大大缩减火炮的寿命,但只要能成功造出六磅小炮,其射程、精度和威力,依旧足以碾压清军那些傻大黑粗的老旧重炮!
想到“拿破仑炮”,石破军的脸上,不禁浮现出一丝古怪的笑容。
他回忆起前世,自己还是个叫刘宪的军史爱好者时,曾在某个军事论坛上,因为望文生义,误将“拿破仑炮”当成了一个叫“拿破仑”的人发明的炮,而闹出大笑话,被网友们足足嘲讽了上百楼。
那次“社死”的经历,让他羞愤欲绝,从此发奋图强,几乎将古今中外所有的炮械资料都翻了个底朝天,成了半个“专家”。
“知耻而后勇啊……”他心中自嘲了一句。或许,今生铸造拿破仑炮的执念,便是为了雪前世之耻吧。
……
就在石破军在西安府内积蓄力量,准备开启新一轮的军工革新之时,整个天下的目光,正聚焦在另一处更为惨烈的战场——陕鄂豫三省交界的,郧阳。
郧阳府,立府于明成化十二年,至今不过三百八十五年,在众多历史名城中,只能算是个“年轻人”。但它所处的地理位置,却使其自诞生之日起,便与“战争”二字,结下了不解之缘。这里多次成为流民起义的爆发点,明清两朝,均在此地屯驻重兵,将其打造成了抵御三省流民冲击的军事屏障。
而此刻,这道屏障,正在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由太平天国英王陈玉成率领的西征大军,自入陕以来,非但没有被削弱,反而如同滚雪球一般,裹挟了大量流民,从最初的三西万人,一路扩增至十余万之众!
清廷派出的最精锐的悍将,西安将军多隆阿,率领着数万八旗、绿营精兵,在陕鄂边境,与这支太平军展开了殊死鏖战。然而,战局却越打越是心惊。太平军的兵力,竟是越战越多!
郧阳城头,多隆阿身披重甲,手扶着冰冷的城垛,面色凝重地远眺着城外那连营十里、望不到边际的太平军营寨。那密密麻麻的旗帜与炊烟,如同一片无边无际的海洋,要将他这座孤城彻底吞噬。
许久,他才发出一声沉重的叹息:
“发匪,势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