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二章 新兵蜕变地狱周训(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六天:政治教育——铸魂

经历了前五天肉体与意志的淬炼,新兵们虽然疲惫不堪,但眼神中的散漫与迷茫己经少了很多,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强行塑造出来的服从性和一丝坚毅。

这一天,没有高强度的体能和战术训练。傍晚,在训练场燃起的篝火旁,陈烽亲自站在了所有新兵面前。

他没有拿讲稿,目光沉静地扫过这一张张被晒得黝黑、带着疲惫却专注的脸庞。

“兄弟们,”他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奇异的安抚和穿透力,“这五天,大家辛苦了。我知道,有人骂娘,有人觉得这是在折腾人。”

人群中响起一阵细微的、不好意思的骚动。

“但我想问问大家,”陈烽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沉重,“我们为什么在这里?我们为什么要吃这份苦?为什么要冒着掉脑袋的风险,留在这山里,跟鬼子对着干?”

他停顿了一下,让问题在每个人心中回荡。

“是为了像以前那样,大块吃肉,大秤分金,逍遥快活吗?”他自问自答,“不是!那样的日子,或许痛快一时,但最终要么死在官府的围剿下,要么就像一条野狗,乱世中无声无息地消失!”

他的声音陡然提高,带着悲愤:“看看我们的国家!看看我们的家乡!东三省丢了,华北丢了,上海、南京……多少城市在燃烧?多少同胞倒在鬼子的屠刀之下?我们的父母姐妹,正在遭受怎样的欺凌和苦难?!”

陈烽用最朴实的语言,讲述着他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日寇暴行,讲述着南京的惨状,讲述着流离失所的难民……他没有刻意煽情,只是平静地陈述,但那血淋淋的事实,却像一把把锤子,重重地敲击在每个人的心上。

许多新兵低下了头,他们中不少人的家乡也沦陷了,亲人生死不明。原本模糊的仇恨,此刻变得无比清晰和具体。

“我们在这里吃苦,流血,训练!”陈烽的声音如同洪钟,在山谷中回荡,“不是为了某个人,不是为了某个长官!是为了我们脚下的土地!是为了我们身后的父母亲人!是为了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不用再当亡国奴!可以挺首腰杆,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龙魂,龙的传人,不屈之魂!我们拿起枪,是要用敌人的血,洗刷民族的耻辱!是要用我们的牺牲,换来一个崭新的、强大的中国!这,才是我们在这里的意义!这才是我们值得为之付出一切,包括生命的——信仰!”

篝火噼啪作响,映照着一双双逐渐燃起火焰的眼睛。之前的委屈、疲惫,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宣泄和升华的出口。一种前所未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这些曾经只为生存而挣扎的汉子心中,破土而出。

第七天:淬火成钢

“地狱周”的最后一天,陈烽组织了一场实战对抗演习。新兵训练队扮演防守方,守卫一处模拟阵地,而由影刃带领的教导队和部分原西行老兵组成的攻击方,将向他们发起进攻。

没有了初来时的混乱与怯懦,新兵们在李龙和几名表现突出的骨干指挥下,依托工事,顽强抵抗。他们虽然战术动作仍显稚嫩,配合也时有疏漏,但那股子咬牙坚持的狠劲,以及眼神中透露出的认真和决绝,与七天前判若两人。

进攻方并未放水,教导队凌厉的攻势和精准的“狙杀”给新兵们造成了巨大的压力,阵地几次濒临失守。但在“同仇敌忾”技能的隐性加持下,新兵们士气始终不堕,相互支援,甚至敢于发起小规模的反冲击。

演习结束,尽管新兵队“伤亡”惨重,阵地最终失守,但他们在绝境中展现出的韧性和团队精神,赢得了所有观战老兵的掌声。

陈烽站在疲惫不堪却眼神明亮的新兵们面前,脸上露出了难得的、带着赞许的笑容。

“恭喜你们,通过了‘地狱周’的考验!从今天起,你们不再是散兵游勇,你们是真正的‘龙魂’战士!是我们可以将后背托付的兄弟!”

没有欢呼,只有一片沉重的、带着自豪的喘息声。但每一双眼睛,都无比坚定地看向陈烽,看向他们共同的旗帜。

七天的汗水与泪水,七天的煎熬与蜕变,终于将这些璞玉,初步打磨成了锋利的战刀。龙魂的脊梁,在这一周的地狱锤炼中,变得更加坚硬、挺拔。

(第二十二章完)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