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八章 亲笔修书(第3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一旦裕王决心摆脱内阁的束缚,完全有可能利用其监国身份,通过非正常程序授权某些亲信大臣,直接处理重要政务,从而绕过内阁的票拟和审议。

这对严家长期以来通过内阁掌控朝政的权力结构,将是致命的威胁。

严世藩脸上的得意之色渐渐收敛,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严嵩闻言,眼中精光一闪,但依旧保持着镇定。

他缓缓放下茶杯,沉吟道。

“龙文所虑,不无道理。

这确实是一招杀手锏……所以,我们更不能授人以柄。

一切需得在规矩之内行事,占住‘理’字。同时……也要盯紧那些人,绝不能让殿下轻易地……另起炉灶。”

两钤山房内的气氛,从之前的志得意满,又重新变得微妙和警惕起来。权力的博弈,从未停止,每一步都暗藏机锋。

他环视众人,声音低沉而清晰。

“阁老,东楼兄,诸位,我等切不可因一时口舌之快而掉以轻心。

若殿下真被逼无奈,效仿当年陛下旧事,决心另起炉灶,拉拢一批亲信臣工,组建一个只听命于他的小班子,那我等凭借内阁掌控朝政的格局,必将受到巨大冲击。”

他顿了顿,具体分析道。

“诸位莫要忘了,裕王殿下身为储君,其身边的詹事府本就是人才济济之所。

据在下所知,如今詹事府中,有名有姓、有才学抱负者,不下二十一人。其中如殷士儋、范应期等人,在翰林院中名声颇佳,清望甚高。

这些人若被殿下聚集起来,赋予权柄,专司审议变法乃至其他机要事务,形成一个‘小内阁’……届时,我等这‘大内阁’的票拟之权,还能剩下几分?诏令出自谁手,怕就难说了。”

严嵩闻言,花白的眉毛微微蹙起,缓缓点头,补充了一个更关键的名字。

“龙文所虑,甚为深远。除此之外,还有一人,尔等切不可忽视——陈以勤。此人学问精深,性情沉稳,更难得的是,他深得陛下赏识,常被召见问对。

他若一心辅佐裕王,以其在士林中的声望和陛下的信任,足以成为殿下身边之肱骨。若再由他出面网罗英才……这内阁之权,恐怕真要悄然转移了。”

严世藩听到这里,脸上终于收起了不屑的神情,取而代之的是阴霾和警惕。

他虽骄横,却也明白若真出现一个能与严党内阁分庭抗礼的“东宫近臣集团”,将是何等麻烦的局面。

他冷哼一声。

“就凭他们?一群书生罢了,能成什么气候!”

“不可轻敌!”

严嵩立刻沉声告诫。

“当年张璁、桂萼,起初不也是人微言轻?全赖陛下信重,方能成事。

如今殿下若铁了心要用人,谁也拦不住。当务之急,并非与他们正面冲突,而是要……礼贤下士,笼络人心。”

他目光转向严世藩,吩咐道。

“世藩,你即刻以我的名义,亲笔修书一封,送往江南,给胡宗宪胡总督。言辞要恳切,问候其近况,表达朝廷对其倚重之深。

另外,备一份厚礼,一并送去。记住,礼物要雅致,投其所好,显出诚意,而非炫耀富贵。”

严世藩有些不解。

“父亲,胡宗宪远在江南剿倭,虽掌兵权,于朝中政局……”

严嵩打断他,眼中闪过精光。

“胡宗宪不仅是封疆大吏,更是陛下看重之人。其老丈人如今就在京中寓所休养,你亲自前去探望,备上滋补之物,就说是代我问候,借冲喜之名,表关怀之意。

此举做给天下人看,让人知道我严家并非一味揽权,亦懂得体恤功臣,尊老敬贤。人心,往往就在这些细微之处。”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