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四章 匆匆而来(第3页)
“而是想借此旨意,让我等在这三年内,将已有的变法成果整理稳固,推广至其他未行之省,但不再推行新的、更激烈的举措?所谓‘焕然一新’,实则是‘守成维稳’?”
罗龙文点头。
“极有可能!陛下这是在暗示,风波该平息了。变法的好处,朝廷要。但变法的乱子,陛下不想再看到了。让我等顺势而为,亦算是顺应圣意。”
众人一番讨论,渐渐达成了共识。陛下并非完全否定变法,而是态度转向保守,希望以稳定为主。
严世藩脸上露出笑容。
“若果真如此,那倒是好事!那杨帆在江南、西南上蹿下跳,如今看来,反倒是帮我们做了嫁衣。
我们正好顺势接过这‘焕然一新’的旗号,将已有的条编法等推行下去,既占了变法的功劳,又除了那惹事生非的小子!妙啊!”
张雨又补充道。
“既然裕王殿下开始监国,我等身为臣子,更应彰显忠心。
属下以为,可奏请举办一场盛大典礼,为陛下祈福延寿,以彰太子殿下仁孝之心,或能感格上苍,弥补陛下求仙问道或于天数或有微损之处。
如此,既合陛下心意,亦能稳固太子地位。”
严嵩一直静静地听着众人的分析,此刻方才缓缓开口。
他先是对张雨的提议表示赞赏。
“张雨此议甚好。为陛下祈福,乃人臣本分,亦是太子尽孝之道。此事可仔细筹办,务必要办得隆重庄严,显出诚意。”
但他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格外严肃,目光扫过众人,尤其是在严世藩脸上停留片刻。
“然,行事需格外谨慎。陛下旨意已明,我等依旨意办事即可。切记,不可背后再行构陷、倾轧之事,尤其是对杨帆那边,暂时不必再额外生事,一切需光明正大,顺应圣意。”
他深知自己儿子和这些党羽的手段,此刻不得不提前敲打,以免他们误判形势,弄巧成拙。
接着,严嵩做出了人事安排。
“张雨,你对变法条规也算熟悉。既然陛下有意整理现有成果,你便下去,协助张居正处理相关事宜。
他如今担着变法的名头,许多具体事务还需有人帮衬。”
这看似是支持,实则也包含了监视与制衡的意味。
严世藩立刻领会了父亲的意思,接口道。
“父亲放心,张雨前去协助,儿自会再派几名得力的郎中、主事一同前往,务必使诸事井井有条,不偏不倚。”
这便是要安插人手,确保张居正不会脱离他们的掌控。
处理完这些,严嵩的眉头却并未完全舒展,他转而问道。
“云贵那边,近来可有确切消息?陛下突然改变主意,下发这等旨意,或许与西南局势有关。
沐朝弼等人,态度究竟如何?”
他总觉得皇帝态度的转变有些突兀,可能背后发生了自己还不知道的事情。
提到云贵,严世藩的脸色顿时有些不太自然,他悻悻道。
“正要禀告父亲。派往云贵的王材,方才送来了书信。
他说……他说沐朝弼等人已被杨帆说服,态度暧昧,他无法完成使命,无颜回京,只想回家读书种地,不再过问政事了。”
“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