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八章 亲笔修书(第2页)
这段往事,是嘉靖皇帝一生权力的真正起点,也是一场极其凶险的政治博弈。
如今,相似的局面似乎又落在了他的儿子裕王身上。
“如今殿下面临的,怕是比当年更甚。”
吕芳的声音带着忧虑。
“严嵩父子,可比当年的杨廷和……更难对付。
他们树大根深,党羽遍布朝野,更懂得韬光养晦,以柔克刚。
殿下他……若真能明白主子爷您的苦心,明白您当年是如何一步步走过来的,他就该知道,现在他最该来的地方,就是这玉熙宫,来向您请教,来寻求您的支持。”
嘉靖皇帝终于缓缓睁开眼,目光幽深,看不出情绪。
他沉默了片刻,才淡淡说道。
“他来,朕自然有话说。
他不来……那也是没办法的事。有些路,终归要他自己去想,自己去走。旁人,替不了。”
吕芳心中焦急。
“可是主子爷,若殿下一直想不明白,严嵩他们趁机……趁机揽权,甚至搞乱了朝政,那该如何是好?”
嘉靖嘴角勾起冷峭的弧度。
“乱?让他乱。乱一乱也好。让这天下人都看清楚,这大明朝的朝堂,究竟是个什么样子。朕倒要看看,他们能跳到何种地步。”
皇帝的语气平静,却透着一股令人心悸的冷漠与决绝,仿佛一位高超的棋手,不惜以暂时的混乱为代价,也要看清所有棋子的走向和最终的结局。
严府两钤山房内,气氛却与玉熙宫的沉凝截然不同。
严世藩志得意满地饮下一杯酒,脸上带着畅快的笑容。
“今日平台之上,真是痛快!那徐阶老儿,还想绕过内阁,让变法之人直接听命于东宫?简直是痴心妄想!被我一顿驳斥,哑口无言!
还有殿下,看似监国,实则……哼,这大明朝的政务,离了父亲您主持内阁,离了我们这些人,他玩得转吗?如今这朝廷,终究还是在我严家掌控之中!”
他得意地环视在场的罗龙文等人,仿佛已经胜券在握。
严嵩却并未像儿子那般兴奋。
他坐在主位,手中缓缓转动着茶杯,神色平静无波,甚至带着告诫。
“世藩,稍安勿躁。沉住气,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沉住气。”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心腹,语气沉稳。
“今日不过是一次口舌之争,离真正见分晓还早得很。往后,要多做事,少说话。尤其不可在外妄议殿下,一切需得谨守臣节。”
他停顿了一下,声音压低了几分,却更显分量。
“你们要记住,无论裕王殿下想做什么,他的背后,始终是皇上在看着。皇上虽然静修,但那双眼睛,从未离开过这朝堂。
我等身为臣子,该守的本分要守,不该我们让的,一步也不能让!但除此之外,殿下但凡有所指示,只要不触及根本,便要顺着他的意思去办,绝不可公然违逆。”
罗龙文在一旁听着,脸上却露出忧色,他谨慎地开口道。
“阁老深谋远虑,属下佩服。只是……属下担心的是,今日殿下在平台上受挫,会不会……会不会效仿当年皇上对付杨廷和之法?”
此言一出,房间内顿时安静下来。当年嘉靖皇帝就是通过扶持张璁、桂萼等“新人”,组建起自己的班底,逐渐绕开把持朝政的杨廷和等老臣,最终成功夺回权柄的。
罗龙文继续道。
“若殿下也起意,暗中扶植如徐阶、高拱、甚至……甚至那远在江南的杨帆、张居正等人,赋予他们超常之权,使其能直达天听。
甚至另设一套办事体系,那我等内阁……岂非有被架空之危?”
这个担忧并非空穴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