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百零四章 匆匆而来(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回主子爷,根据王大任的见闻记录和这份供状里的零星提及,沐家、俞家等勋臣,确于寺庙中私祭。

不过,据王真人所言,此事杨帆杨大人当时亦在场,并且……似乎还与沐朝弼等人有所交谈。

这份供状由杨帆让王大任带来,或许……另有一层意思。”

嘉靖的眼睛微微眯了起来,他何等聪明,立刻抓住了关键。

“杨帆?他让王大任捎来这份提及私祭的供状?他这是……在试探朕的态度?”

他不再说话,精舍内陷入一片沉寂,只有蜡烛燃烧偶尔发出的噼啪声。

嘉靖皇帝靠在软榻上,双目微闭,手指无意识地捻动着,显然陷入了深沉的思考。

他感到身体深处传来一阵阵难以言喻的疲惫和不适,多年来对修仙长生的狂热,似乎在一次次失败和朝政的烦扰下,渐渐褪去了一些色彩,留下更多的是空虚和无力。

他回想起杨帆自出现以来所做的一切,清丈田亩、整顿漕运、平定东南倭患、如今又安定西南……

桩桩件件,都是在为他杨家的江山社稷殚精竭虑,推行着他内心深处或许也曾期待过,却因重重阻力而难以施展的变法。

但变法的艰难,他比谁都清楚。

这不仅仅是要动几个贪官污吏,而是要动摇这天下承平百年以来形成的巨大利益网。牵一发而动全身。

嘉靖缓缓睁开眼,眼神复杂。

他意识到,杨帆或许已经敏锐地察觉到了前方巨大的阻力,甚至预感到了危险。

他让王大任带回这份涉及敏感话题的供状,或许不仅仅是在汇报情况,更可能是在试探,试探他这个皇帝的态度和决心。

如果皇帝的态度暧昧或者退缩,那么杨帆的变法,很可能就将戛然而止,甚至……会为他引来杀身之祸。

届时,恐怕就不只是朝臣之间的争斗,甚至可能引发宫廷内难以预料的冲突。

一边是锐意革新、能匡扶社稷却可能引来动荡的干臣,一边是盘根错节、维系着目前朝局表面平衡的旧势力。

嘉靖皇帝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两难境地。

他既不想亏待辜负了杨帆这样的能臣,又不想因为激进之举而失去太多人心,动摇统治的根本。

良久,他忽然幽幽地开口,声音带着沙哑和难以言喻的疲惫。

“吕芳,朕有时在想……若是朕就此禅位,将这千斤重担交给裕儿,朕专心静修,是否……对大家都好?”

这话如同晴天霹雳,震得吕芳浑身一颤,脸色瞬间就白了。

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都带着惶急。

“主子爷!万万不可啊!陛下乃天下之主,正值春秋鼎盛,岂可轻言禅位?裕王殿下虽仁孝,然国事繁巨,仍需陛下圣心独断裁夺!此言若出,必致朝野震动,人心惶惶啊!”

嘉靖看着跪在地上的吕芳,脸上露出复杂难明的神色,却没有立刻反驳,似乎这个念头在他心中已经盘旋了不止一日。

就在吕芳心惊胆战,不知该如何劝解之时,他忽然想起一事,连忙说道。

“主子爷,老奴方才得知,杨帆杨大人与那徐渭,自离开云贵后,并未急于返京复命,而是……一路放舟东下,似乎在沿江游览山水,颇有几分闲适之意。”

“哦?”

嘉靖皇帝闻言,神情微微一动,脸上的凝重和退意似乎缓和了些许。

他手指轻轻敲着软榻的扶手。

“他倒是有闲情逸致……看来,他确实也在等,等朕的态度。”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