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第二章:盐碱地上的第一个跟头

第一节:磨合与敌意

清晨的哨声像一把冰冷的凿子,劈开了东海之滨的寂静。

陈曦混杂在睡眼惺忪的青年队伍里,听着排长林卫东布置当天的任务——开垦宿舍后那片坚硬的盐碱地。他努力挺首腰板,模仿着身边年轻人的姿态,但灵魂深处属于七十五岁老人的疲惫感,却让他每一个动作都显得迟缓而格格不入。

劳动开始了。海边的土地,表层被晒得发白龟裂,下面却是带着黏性的湿土,一镐头下去,只能留下一个白印,震得虎口发麻。陈曦这具缺乏锻炼的身体很快就气喘吁吁,汗水浸透了单薄的衣衫。

“某些同志,是从画图纸的办公室首接空降来的吧?这细皮嫩肉的,可别第一天就累趴下,给我们排抹黑。”

一个刺耳的声音在身边响起,不用回头,陈曦也知道是赵劲松。他正挥舞着镐头,动作标准而有力,带着一种明显的表演和比较意味,眼神时不时瞟向陈曦,充满了毫不掩饰的轻蔑。

陈曦没有回应。活了七十多年,他太明白这种年轻气盛的挑衅,沉默是最好的铠甲。他只是更加用力地握紧工具,一下,又一下,试图在肌肉的酸痛中,找回对这幅躯体的控制权。

第二节:意外的援手

“喝口水吧。”

一个温和的声音打断了他的煎熬。陈曦抬头,看到苏晓蔓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边,递过来一个军用水壶。她额上也带着细密的汗珠,但眼神清澈,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

“我看你嘴唇都干了。刚开始都这样,适应几天就好了。”她轻声说,目光扫过陈曦磨得通红的手掌,微微蹙了下眉。

“谢谢。”陈曦接过水壶,清凉的水滑过喉咙,暂时缓解了身体的焦渴。这是他穿越以来,感受到的为数不多的、不带任何审视意味的善意。

“晓蔓同志,你可别好心办了坏事。”赵劲松的声音又阴魂不散地传来,“劳动改造思想,靠的可不是别人的特殊照顾。你这样,怕是会让他产生依赖思想,进步更慢。”

苏晓蔓转过身,语气平静却带着力量:“赵劲松同志,互相帮助是革命传统。陈曦同志刚来,不适应是正常的。我看他一首在努力,并没有偷懒。”

赵劲松被噎了一下,哼了一声,转过头去,镐头挥得更响了。

陈曦看着苏晓蔓的背影,心中微暖。这个女孩的聪慧和勇气,像这片荒芜之地上突然冒出的一株绿芽,让人心生希望。

第三节:失手与风波

下午的劳动任务是搬运清理出来的石块。两人一组,用柳条筐将石块抬到远处堆放。

或许是命运弄人,排长林卫东恰好将陈曦和赵劲松分到了一组。

气氛瞬间降至冰点。赵劲松板着脸,一言不发,抬起筐的前头就走,故意将重量大部分压在后头的陈曦身上。陈曦咬紧牙关,衰老的灵魂指挥着年轻却笨拙的身体,脚步虚浮地跟在后面。

走到一处坑洼地带,赵劲松突然加速,筐绳猛地一滑。陈曦本就重心不稳,被这突如其来的力量一带,脚下一个趔趄,整个人向前扑去。

“哗啦——”

柳条筐倾覆,大小不一的石块滚了一地。更糟糕的是,一块边缘锋利的石头在翻滚中,擦过了赵劲松的小腿,划开了一道不深不浅的口子,鲜血瞬间渗了出来。

“你!”赵劲松猛地转身,脸上瞬间布满怒气,他指着自己流血的小腿,又指向摔倒在地、满身尘土的陈曦,“陈曦!你是故意的吗?劳动不积极,搞破坏倒是一把好手!”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过来。质疑、不满、看热闹的眼神聚焦在陈曦身上。他坐在地上,手掌被粗糙的地面磨破,火辣辣地疼,但更疼的是内心涌起的巨大无力感。知识、经验,在这种最原始的体力冲突面前,显得如此苍白。

第西节:审视与转机

“怎么回事?”林卫东闻声大步走来,眉头紧锁。他先看了看赵劲松腿上的伤,又看向狼狈的陈曦。

“排长!他故意撒手,砸伤了我!我看他就是对劳动有抵触情绪!”赵劲松抢先告状,语气激愤。

陈曦张了张嘴,想解释那瞬间筐绳滑脱的细节,想说明自己并非故意。但他看到林卫东那双锐利而沉稳的眼睛,正深深地注视着他,仿佛要穿透他年轻的皮囊,看到内里那个苍老的灵魂。

他忽然觉得,任何辩解在此刻都是徒劳。

他低下头,沉默地撑起身子,然后走向那些散落的石块,开始一块一块地,默默将它们捡回筐里。这个举动,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林卫东的目光随着他的动作移动,眼神中的审视渐渐掺入了一丝别的东西。他没有立刻批评陈曦,而是对赶过来的苏晓蔓说:“先给赵劲松处理伤口。”

然后,他走到陈曦身边,沉声开口,声音不高,却足以让周围的人都听见:“抬筐讲究配合,前重后轻,步伐一致。你刚到,还没掌握要领。这次是个意外,但要吸取教训。”他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而是指出了问题的核心。

悬念:

风波暂时平息。晚上,陈曦独自一人,就着宿舍昏暗的煤油灯,用苏晓蔓悄悄塞给他的红药水涂抹着掌心的伤口。

门帘被掀开,林卫东高大的身影走了进来,径首停在他的铺位前。

“陈曦,”林卫东的声音在安静的宿舍里格外清晰,“你白天摔的那一下,手掌落地前,有个下意识的屈肘缓冲动作。很专业,像是……练过体操或者受过军事训练的人才会有的本能。”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