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章 邯领兵(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蒯彻接着说:“现在范阳令听说您要攻城,正准备死守。但城里士兵不多,他又胆小怕死,贪恋官位,现在不投降,是因为您之前打下十座城,见官吏就杀,投降也是死,抵抗也是死,所以只能拼命。

就算范阳的年轻人恨他,把他杀了,也肯定会据城抵抗,不肯轻易投降。我给您出个主意,不如赦免范阳令,还给他封侯的印信。他要是得了富贵,肯定愿意开城投降。

范阳的年轻人见县令都投降了,也不敢杀他,这样范阳城不就轻松拿下了?

您再让范阳令坐着豪华的马车,在燕赵各地转悠,燕赵的官吏百姓一看,肯定都羡慕得不得了,争着向您投降。您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收服大片土地,这就是所谓的‘传檄可定’啊!”

武臣一听,觉得太妙了,马上让人刻了侯印,交给蒯彻,让他送给范阳令。

范阳令徐公拿到侯印,高兴得合不拢嘴,立刻开城迎接武臣的军队。

武臣又按照蒯彻的办法,给徐公配备了高车驷马,让他去安抚燕赵各地。

果然,赵地的人听说后,纷纷归附,不到十天半月,就平定了三十多座城池,大军顺利进入邯郸县。

就在这时候,周文战败的消息从西边传来,又听说陈胜的很多部将,因为被人说坏话,都遭到了惩处。

武臣心里开始犯嘀咕,害怕自己也落得同样的下场。

张耳和陈余本来就对陈胜不听他们的建议,只给了个小官职不满,这下更是动了别的心思。

他们跑去跟武臣说:“陈王在蕲县起义,刚打下陈县就称王,也不愿意立六国的后代,他那心思,谁还看不出来?

将军您现在带着三千人,打下了赵国几十座城,占据河北这么大的地方,要是不称王,怎么镇得住局面?

再说了,陈王这人,就爱听小人的谗言,嫉妒有功劳的人,您现在功劳这么大,处境可危险了。

不如干脆称王,摆脱陈王的控制,免得以后遭他毒手。这可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将军可别犹豫!”

武臣一听“称王”俩字,哪还能淡定?

马上在邯郸城外筑坛,堂而皇之地往那儿一坐,开始称孤道寡,自立为赵王。

他任命陈余为大将军,张耳为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还派人去给陈胜报信。

陈胜收到消息,肺都快气炸了,马上就要把武臣的家属抓起来,全部杀掉,还要发兵去攻打武臣。

关键时刻,上柱国蔡赐劝他说:“大王,秦朝还没灭呢,您要是先杀了武臣的家属,这不就等于又多了一个敌人吗

话说这武臣也不知咋的,突然就自我感觉良好,大笔一挥,自封赵王。

还顺带搞了个“人事任命大礼包”,任命陈余当大将军,张耳做右丞相,邵骚为左丞相。

完事儿后,立刻派人跑去给陈胜报信,那架势,仿佛在说:“嘿,兄弟,我这儿自立门户啦!”

陈胜收到消息,当场就炸毛了,气得那叫一个头顶冒烟,撸起袖子就想把武臣的家属全抓起来,来个“全家桶套餐式”屠戮,顺便再发兵去收拾武臣。

就在这剑拔弩张的节骨眼上,上柱国蔡赐站出来当“和事佬”了。

他跟陈胜说:“大哥!秦还没灭呢,您要是先把武臣家属咔嚓了,这不就等于又整出个‘秦国二号’当敌人嘛!到时候您东边西边都得挨打,这还咋成就大业啊?依我看,不如派个人去恭喜恭喜他,稳住他的心,再让他赶紧去打秦国,给周文帮帮忙。这样东边没了后顾之忧,西边咱们也好大展拳脚。等灭了秦国,再收拾赵国那还不是分分钟的事儿,何必这么着急上火呢!”

陈胜一听,嘿,有道理啊!

立马就转怒为喜,把武臣家属一股脑儿迁到王宫里,美其名曰“保护”,实际上就是软禁起来。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