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名将凋落(第1页)
要说这柴武攻打参合,一开始还挺讲究,先派人给韩王信送了封信,劝他迷途知返,重回汉朝怀抱。
韩王信回了封信,大意是说:“我也想回去啊,就像瘫子想站起来,瞎子渴望重见光明一样,可现在这情况,我回去就是找死,只能跟你拼了!”
柴武一看这家伙不打算投降,那就开打吧!
双方打了好几仗,柴武这边赢多输少。
韩王信被打得躲进城里,死活不出来。
柴武也不硬攻,假装退兵,实际上偷偷设下埋伏。
等韩王信以为没事了,出来追赶的时候,伏兵突然杀出来,一刀就把韩王信劈下了马。
他的手下一看老大都凉了,纷纷投降,柴武这才美滋滋地把捷报传了回去。
高祖收到捷报,那叫一个高兴,心里悬着的石头可算落地了。
他安排周勃留下来防备陈豨,自己带着大军往西回长安。
路上他琢磨着,赵地和代地搁一块儿管着不方便,还不如分开,各管各的,责任也明确。
等回到洛阳,他就下了道诏书,把代地和赵地重新分开,还打算从自家子弟里选个人当代王。
诸侯王和将相们一共三十八个人,都说高祖的三儿子刘恒,那是又聪明又善良,当代王再合适不过。
高祖一听,行,那就封刘恒为代王,让他在晋阳建都。
这刘恒就是薄姬生的。
薄姬当初被高祖临幸,一次就怀上了他。
后来高祖一门心思宠爱戚姬,把薄姬晾在一边,理都不理。
换别人估计早气得跳脚了,可薄姬跟个没事人似的,一句怨言都没有,一门心思把刘恒拉扯大。
这下好了,刘恒被封到代地当王。
临走的时候,刘恒干脆把老妈也一起接走了。
高祖本来就不把薄姬当回事,看他们母子要走,也懒得管。
没想到啊,薄姬就这么躲过了日后的大祸,安安稳稳享受起了富贵。
有人还专门写了首诗感叹这事:“其道生离不足欢,北行母子尚团圞;试看人彘贻奇祸,得宠何如失宠安!”
高祖刚把刘恒母子打发走,就收到了吕后的密报,说韩信己经被处死,还被灭了三族。
高祖这一听,心情那叫一个复杂,又是高兴又是惊讶。
这韩信到底为啥被杀?
说到周昌坚持反对废太子,那可是坚守正道,说他是汉朝的大忠臣一点都不为过。
有人说要是太子被废了,吕后就没机会独揽大权,汉朝也不会差点改姓吕,所以周昌这一闹,反而埋下了祸根。
这说法乍一听好像有点道理,其实根本站不住脚。
吕后后来能专权,根子在高祖杀了韩信、彭越这些功臣,留下了隐患,跟太子废不废真没啥关系。
高祖既然想保住赵王刘如意,还不如让他跟戚姬一块儿离开长安。
戚姬要是走了,就不会成为吕后的眼中钉,吕后的怨气慢慢也就消了。
看看刘恒母子离开长安,啥事儿没有,这不就说明问题了嘛!
可高祖舍不得离开宠爱的戚姬,只派周昌去辅佐赵王。
周昌就算再刚正不阿,能斗得过吕后吗?
至于陈豨谋反,虽然导火索是韩信,但他自己也脱不了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