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薄姬故事(第2页)
曹参走到邬城的时候,被赵将戚将军拦住了,两人大战一场,曹参手起刀落,把戚将军劈死,这才打通了道路,回到敖仓去了。
要说韩信手下,最有勇有谋的就是曹参了,他带的兵也都特别能打。
曹参一走,他的部下也都跟着走了,韩信没办法,只好重新招募士兵。
好不容易招了一万人,就带着去攻打赵国。
一路上不断派人打探赵兵的消息,先后得到报告,都说赵兵在井陉口驻扎,差不多有二十万人。韩信知道井陉口地势险要,不敢轻易进攻,在离井陉口三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又派探子去打听虚实,准备好了再进兵。
这时候赵国己经知道代郡失守了,防守更加严密,把井陉口守得死死的,就是不让汉军进来。
赵国的谋士广武君李左车向陈余建议说:“韩信和张耳,打了胜仗,士气正旺,这时候可不好对付。我听说‘千里送粮,士兵都得饿肚子;现砍柴烧火,军队都吃不上热乎饭’,他们敢跑这么远来,肯定想速战速决。
好在咱们有井陉口这个险要之地,道路狭窄,车马都没法并排走。他们要是从这里进兵,粮草肯定不好运输,辎重肯定都在后面。您给我三万人,我从小路绕过去,把他们的粮草截了,您就坚守营垒,别和他们交战。
这样他们往前打不了,往后退不了,在野外又抢不到吃的,用不了十天,韩信和张耳的脑袋就能送到您面前!要是不这么做,就算咱们有险要的地势,也不一定能守住,说不定还会被他们俩抓住!”
李左车这计策,守赵国是没问题,但要说一定能抓住韩信和张耳,就有点夸大了。
可陈余是个书呆子,想法迂腐,一首说自己是正义之师,不用阴谋诡计,首接就把李左车的建议给拒绝了。
韩信听说这件事之后,心里乐开了花,赶紧把骑都尉靳歙叫来,如此这般地交代了一番。
等靳歙走了,又把左骑将傅宽和常山太守张苍叫来,也分别给他们安排了秘密任务,让他们分头行动。
韩信自己等到半夜,拔营出发,到了井陉口的时候,天刚蒙蒙亮。
他让副将给士兵们分发干粮,说:“今天就能打败赵国,等打完仗再一起吃饭!”
将士们都觉得很奇怪,但也不敢多问,只能齐声答应。韩信又挑选了一万精兵,让他们渡过汦水,背靠着河岸摆开阵势。
赵军远远看到汉军背水列阵,都忍不住笑话他们,就连汉军的将领们也都觉得不对劲。
但大家都知道韩信的计谋向来让人捉摸不透,所以只能照做。
韩信又笑着对张耳说:“赵兵在险要的地方扎营,没看到我的大将旗鼓,所以才按兵不动。我和你一起去,亲自督战,把他们的气势打下去,他们自然就退了。”
张耳虽然不太相信,但也只能跟着韩信一起渡河。
韩信让士兵们扬起军旗,擂响战鼓,大摇大摆地冲进井陉口。
赵军的士兵赶紧把消息报告给陈余,陈余一听,立马打开营门,带兵出战。
双方一交手,赵兵仗着人多,一下子就围了上来,要把韩信和张耳抓住。
韩信大喊让张耳赶紧跑,还让士兵们扔掉帅旗,丢下战鼓,一起往汦河方向逃。
这明显就是个计谋。
陈余的部队打了胜仗,那劲头,就跟打了鸡血似的,撒丫子就追。留守大营的赵军也坐不住了,心里琢磨着“这捞功劳的好机会可不能错过”,愣是把赵王歇从营里拽了出来,抱着汉军的旗鼓,跟中了彩票似的,那得意劲儿,欢呼声都快把天给掀翻了。
这边韩信带着人马一路退到汦河,陈余他们紧追不舍也到了。
汦河边上,汉军早就严阵以待,把韩信、张耳接了进去,转头就跟陈余干上了。
韩信大手一挥,下了死命令:“今儿个必须死战,谁往后退,当场砍头!”
汉军本来就退无可退,就算没这命令,也得拼了老命求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