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筑坛拜将(第1页)
项羽这哥们儿,打算分封手下这些将领。
可这事儿太复杂,他想破脑袋也拿不定主意,只能去找老伙计范增商量。
范增虽说因为鸿门宴那事儿,心里一首窝着火,但到底不忍心拍拍屁股走人,还是一门心思给项家打工。
这人啊,年纪大了就容易犯糊涂,范增咋就不想想“血气既衰,戒之在得”这句话,早点儿拍拍屁股走人多好?
可他一听项羽召唤,立马就进账去了。
项羽见到范增,就开始倒苦水:“我想按功劳给大家分封,其他人都好说,可就这刘季,我该把他封哪儿啊?您可得帮我拿个主意!”
范增一听就急了:“将军啊,您当初没杀刘季,那就是个大失误!现在还要给他分封,这不等于给自己埋颗定时炸弹嘛!”
项羽也委屈:“他又没犯啥错,无缘无故杀他,大家肯定不服。再说怀王还非要照着之前的约定来,我也很为难啊,您就体谅体谅我呗!真不是我不听您的!”
范增没办法,只能退一步:“既然这样,那就封他当蜀王。蜀地那地方,地势险要,进去容易出来难。当年秦朝那些犯事儿的人,不都往那儿发配嘛!而且蜀地也算是关中的一部分,封他做蜀王,也勉强能算遵守约定。”
项羽一听,觉得有道理,连连点头。
范增又接着说:“章邯、司马欣、董翳这仨人,都是秦朝投降过来的将领,最好把他们封在关中。他们肯定会感恩戴德,帮咱们拦住刘季。这样将军您回东边,也能睡个安稳觉!”
谁能想到,后来事情根本没按这剧本走,也是绝了!
项羽一听,高兴坏了:“这主意太棒了,就这么办!”
说完,俩人又嘀嘀咕咕商量其他人的封地和封号,全敲定了,范增才退出去。
这边沛公派人来打听消息,找到项伯那儿问得清清楚楚。
项伯早就听说项羽决定封沛公当蜀王,就把大概情况说了。
这人赶紧回去报告沛公,沛公一听,当场就火冒三丈:“项羽这小子太不讲武德了,竟敢违背约定!我非得跟他拼个你死我活!”
樊哙、周勃、灌婴这些人,也都摩拳擦掌,恨不得马上冲过去干架。
关键时刻,萧何站出来拦住大家:“使不得使不得!蜀地虽然地势险要,但好歹能活下去,不至于马上送命。”
沛公不服气:“难道去打项羽,就一定会死吗?”
萧何叹了口气:“人家兵强马壮,咱们人少,上去就是送人头,能不死吗?当年商汤、周武王还得忍着夏桀、商纣呢,还不是因为时机没到,得先低头。咱们现在要是能先占了蜀地,爱护百姓、礼贤下士,养精蓄锐,以后再打回三秦,争夺天下,也不晚啊!”
沛公听了,气稍微消了点儿,又去问张良。
张良跟萧何想法一样,还让沛公多给项伯送点儿礼,让项伯去跟项羽说说,把汉中地也争取过来。
这可就为以后暗度陈仓埋下伏笔了!
沛公赶紧拿出金银财宝,派人给项伯送去,求他帮忙说情。
项伯本来就偷偷帮沛公,现在又有钱拿,当然乐意效劳。
项羽还真听了项伯的话,把汉中地给了沛公,还封沛公为汉王。
紧接着,分封诸王的命令就发出去了,具体是这么分的:
沛公成了汉王,得到巴蜀和汉中地区,定都南郑。
秦朝投降的将领章邯成了雍王,得到咸阳以西的地方,定都废邱。
司马欣成了塞王,得到咸阳以东的地方,定都栎阳。
董翳成了翟王,得到上郡地区,定都高奴。
魏王豹改封到河东,叫西魏王,定都平阳。
赵王歇改封到代地,还是赵王,定都代郡。
赵将张耳成了常山王,得到赵国原来的地盘,定都襄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