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富二代阻智计破局(第1页)
八月的烈日炙烤着城市,蝉鸣在窗外此起彼伏,聒噪得令人心烦。
星辰科技办公室内,百叶窗半掩着,阳光透过缝隙在会议桌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条纹,随着微风轻轻晃动。
张远与核心团队围坐在会议桌旁,正热烈商讨着技术转化方案,白板上密密麻麻写满了数据与规划,空气中弥漫着咖啡的苦涩气息。
突然,走廊里传来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和激烈的争吵声,像一颗石子打破了平静的湖面。
“我们要见陈总!凭什么收购后就降薪?”数十名员工举着横幅,潮水般涌来,将会议室围得水泄不通。
横幅上“抵制张氏霸权”的红漆还在往下滴落,在洁白的瓷砖上晕染出刺眼的痕迹,仿佛在无声地控诉。
陈星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沁出细密的汗珠,手忙脚乱地抓起手机就拨:“这不可能!我明明和张总约定好,收购后会保障大家的待遇……”话还没说完,王昊的电话抢先打了进来,听筒里传来得意洋洋的声音:“陈总,看到员工的诉求了吧?跟着张氏混,大家都没好日子过。
只要您终止收购,王氏愿意给每个人三倍年薪,怎么样?”
张远看着手机里突然弹出的系统任务提示,蓝色的字体在屏幕上闪烁:“化解星辰科技员工危机,奖励现金30亿元。”他深吸一口气,缓缓站起身,西装笔挺,眼神沉稳而坚定。
推开会议室大门的瞬间,嘈杂的声浪扑面而来,愤怒的目光如芒在背。
“各位同事,先安静一下!”张远的声音沉稳有力,带着不容置疑的气势。
他举起财务部连夜整理的报表,纸张在阳光下微微反光,“大家看看这个,星辰科技账户余额只剩87万,连下个月的社保都无法支付。如果不接受收购,三天后公司就会破产清算,到时候大家连一分钱工资都拿不到!”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有员工小声嘀咕:“那为什么说要降薪?这不是骗人吗?”张远调出邮件记录,将屏幕转向众人,上面赫然显示着署名为“陈星”的降薪通知,但邮箱后缀却与公司官方域名不符:“有人伪造邮件,就是想破坏这次合作,让大家陷入绝境!”他目光如炬,扫过人群中几个神色慌张的身影,那几人不自在地低下了头。
然而,王昊的阴谋并未就此结束。
两天后的清晨,天空阴云密布,仿佛预示着一场风暴的来临。
工商局的工作人员突然上门,出示了一份专利侵权诉讼书,语气严肃:“张氏收购的星辰科技涉嫌窃取王氏子公司的图像识别技术,现在必须暂停一切业务。”
林若攥着文件的手指关节发白,声音带着一丝颤抖:“这些专利我们查过,根本没有重叠!这分明是恶意诬陷!”张远却在系统提示中捕捉到关键信息,他眼神一凛,立即吩咐:“老何,去查王氏上个月在深圳的专利申请记录,越快越好;老李,联系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技术比对鉴定。”他转头看向工商局工作人员,态度诚恳而坚定:“能否给我们48小时自证清白?我们一定会查个水落石出。”
等待的48小时里,张氏集团的办公室彻夜灯火通明,像一座在黑暗中坚守的灯塔。
打印机的轰鸣声、键盘的敲击声交织在一起,何均带着两个黑眼圈,抱着一摞文件冲进房间,双眼布满血丝:“张总,找到了!王昊在收购一家濒临破产的小公司后,连夜将对方未公开的技术改头换面申请专利,就是为了诬陷我们!”屏幕上,专利申请时间与星辰科技核心技术成型时间的对比图,清晰地揭露了这场栽赃阴谋。
就在张远准备反击时,更棘手的问题接踵而至。
星辰科技的主要芯片供应商突然宣布终止合作,电话里负责人支支吾吾:“抱歉张总,有人出五倍价格买断了我们的产能,我们实在没办法……”消息传来,生产线上的机器被迫停工,发出刺耳的轰鸣声后陷入死寂,仓库里堆积的半成品仿佛在无声控诉着命运的无常。
系统再次发布任务:“重建星辰科技供应链,奖励现金40亿元。”
张远站在落地窗前,盯着窗外的城市夜景,霓虹灯闪烁,却无法驱散他心中的阴霾。
突然,他想起系统之前提示过的信息——王氏集团在芯片市场存在囤货居奇行为。
他眼神一亮,立刻联系行业协会,声音中带着愤怒与坚定:“我要举报王氏垄断市场,操纵芯片价格!”同时让李佑启动备用方案,将部分订单转移到东南亚代工厂。
三天后的新闻发布会上,闪光灯此起彼伏,像无数双眼睛紧盯着台上的一举一动。
张远不慌不忙地同时播放了两段视频:一段是王氏集团与专利造假公司的资金往来记录,一笔笔转账清晰可见;另一段是芯片市场价格异常波动的分析,数据图表一目了然。
“王昊先生,”他对着台下闪烁的镜头举起证据,语气铿锵有力,“您不仅伪造专利,还恶意破坏市场秩序,这就是您所谓的商业竞争?这种不择手段的行为,损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利益!”
王昊在台下暴跳如雷,脸色涨得通红,正要反驳,却在此时接到税务局电话,脸色瞬间变得惨白:“王少,我们收到举报,需要您配合调查偷税漏税问题……”原来张远早己通过系统掌握了王氏集团的财务漏洞,在反击的同时,让税务部门展开调查,打了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随着真相大白,星辰科技的员工自发组织起复工仪式。
阳光重新洒在车间里,当生产线重新启动的轰鸣声响起时,系统提示音如约而至:“恭喜完成两项任务,共获得现金70亿元。”
张远站在车间里,看着忙碌的工人和飞速运转的机器,对前来祝贺的林若说:“这次的教训告诉我们,商业战场上没有仁慈,只有永远比对手多想一步。我们要时刻保持警惕,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而此刻的王昊,正焦头烂额地应付着各方危机,电话一个接一个,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精心策划的连环计,最终却让张远的商业版图更加稳固,成为了对方迈向更高峰的垫脚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