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90章 报答城帖木儿折戟太轻敌小皇帝殒命 十(第1页)
下午,曼努埃尔以为又会是一场恶战的时候,帖木儿的部队,奇迹般的没有进攻,只是时不时抛射些炸药包,耶律忽里纳知道了,报答城守住了,帖木儿被他自己的打法打怕了。
帖木儿是想进攻的,但是这样的高强度攻城,自己的嫡系部队也会大面积减员的,这些可都是帖木儿帝国的基石。帖木儿知道罗马士兵也在崩溃的边缘,但是自己费尽心思,就是为了一个报答城吗?得到了报答城,失去了征服天下,这个买卖不划算。
其实在帖木儿的心里还有一个原因,估计只有当年的奥尔汗知道,帖木儿之所以想要快速的拿下报答,就是怕罗马军队中有人会使用“亡灵部队”,但是,似乎这个报答城没有人会,这也促使了帖木儿减缓攻城的节奏。
当然最重要的是现在火药和兵源都严重缺乏,打仗不是打架,是一个长期的规划,帖木儿必须招募足够多的士兵,制作足够多的火药。
同样的罗马也没有出城决战,第一是因为报答城的西周没有天险,这样的话不如坚守坚城,以逸待劳。第二是士兵需要休整,很多人都己经困得不得了,因为炸药包的出现,每一个罗马士兵的睡眠质量根本上算是没有了,因为万一你睡觉的地方,掉下来一个炸药包,那可就真的和世界说再见了。所以睡觉的时候都是安排人到市中心的总督府那里休息。虽然没有炸药包落下,但是也远离城防,所以只能少量的士兵分批前往,每一批战士休息2个时辰。昨天一整天加上今天大半天,战士们己经到精神力的极限了,好在守住了,曼努埃尔最怕就是帖木儿不要命的进攻,只要再进攻半天,报答城就要易主了,看来天命还在罗马。
之后罗马帝国和帖木儿帝国的军队就这样大概每休整2天就会战斗一次。报答城也一首面对帖木儿的围困,罗马军队中的信鸽也因为炸药包的巨大声响,失去了通信的能力,开始乱飞。报答城陷入了汪洋大海一样,没有消息。
11月底的时候,报答城的守军还是没有看到援军出现,耶律忽里纳甚至都怀疑是不是桃里寺的10万大军,给帖木儿消灭了,不然都快2个月了,援军怎么走都应该到了报答城了呀。
12月,城里的巴比伦人再次出现暴动,因为食物补给出现了困难,罗马减少了百姓的供应量,当然,其实是耶律忽里纳规定,每一户必须有女人来领取救济粮,而且我会检查所有人的身体,只要出现了伤痕,那就不好意思了,你违反了罗马法的杀伤罪:但凡杀害,伤害他人身体或者健康者,徒刑10年或者死刑。因此物理上消灭了一些人口。
等到1386年1月,4万从桃里寺出发的罗马军队在老将军刘西可得率领下,在报答城北30里得地方和帖木儿得军队发生了遭遇战。由于消息传递工作的缺失,罗马军队没有想到帖木儿的军队中的投石车发射的炸药包这么厉害。一时间人仰马翻,战死者不计其数。丢弃了大量的火炮,至于火药则就地销毁。连老将军刘西可将军都战死了,可谓是约翰五世即位以来,最大的失败了。损失超过2万。在副官杜卡的指挥下,一路北逃40里,并且把消息上报给了君士坦丁堡的约翰五世和安德洛尼卡西世。丢弃了大小铜炮共300门。
这一场惨败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曼努埃尔知道,援军来了。听着报答城北方那浓浓的想要撕开天地间炮声,曼努埃尔知道援军至少也有5万人马左右。,火炮至少也要有200门以上,所以这就是桃里寺方向的军队,至于为什么拖了这么久可能是为了寻找破坏炸药包的威力的法子。毕竟没有有效的克制的战法,再多的人都是白给,战场上士兵最怕的不是拼命,而是自己拼命了却不能伤害对方分毫,这个时候,在拼命都是无用的,最好的方法就是撤退。
就像后世的淞沪会战中,桂系的第二十一集团军,大概六个师,兵员总数在6万左右。他们是十月中旬才赶到上海北郊,那时候战局己经很吃紧,日军己经从杭州湾登陆,淞沪会战给光头佬坑惨了,要是换一个人,也不会打成这个样子。但是桂军在陈家行和谈家头一带,和日军展开激烈对抗,阵地易手数次。日军组织坦克和飞机配合的进攻,桂军用步枪和手榴弹以及自己的一身血肉阻击日寇,阵地守得死死的。没有人性的日寇在23日,使用毒气弹,坚守10多天的防线被突破,6万铁血男儿,生还者了了,百不存一。就是因为毒气弹,可以伤害战士,但是伤害不了敌人,坦克战士可以用自己的血肉换,哪怕是10个勇士换一辆,也是可以看到希望的。但是毒气弹呢,没有机会出手就死了。就死了,就白白的死了。这就是战术武器在战场上的巨大作用。
结果来的也快,当夜包围圈内的斥候向曼努埃尔报告,帖木儿的军队带回了大量火炮。
苦也,这天又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