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7章 三酸两碱(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1337年9月15日,王凡在拼命思考自己对于军事科技的作用,这个其实要感谢王凡在某团做外卖员的工作经历,尤其是被某团没有理由的扣款淫威之下,王凡的前世选择了鱼死网破。至于某团有没有洗心革面修改配送规则,己经不重要了,因为王凡己经死了。现在我的名字是约翰·帕里奥洛格斯。

在准备和王某既分对错也决生死之前,王凡在网上学习了很多火药的知识。有的太难,或者自己根本就理解不了的知识。如今穿越,王凡总算是想起来一些,又怕以后忘记,所以王凡自己偷偷整理了一部分,收藏在柜子床的暗格中,方便以后使用。

王凡想到的内容不多,主要就是三酸两碱和一些配套物品。在中世纪,或者在21世纪的某些国家,土地也是很重要的财富。民以食为天,老百姓嘴巴里的粮食都是要靠土地产出的。土壤的肥力决定了粮食的产量。虽然王凡把小时候的堆肥,沤肥,粪肥的方法推广使用了。但是还有一个方法,王凡没有说,其实也是王凡自己想了很久才想起来的硝田制硝法。制硝不仅仅在军事上有大用,在农业生产上也是十分的宝贵。首先,选择一块适宜的空地,最好是偏僻的荒地,进行清理,去除石头等杂质,使土地更为细腻。接着,挖掘一系列的地垄,使田地成长条状,向其中注入水和石灰。石灰的作用在于维持土壤的温度,同时促进硝化细菌的生长。经过10天的时间的发酵,这些土壤便转化成了硝田。

然后将收集到的人和牲畜的尿液倒入硝田中。这些尿液在硝化细菌的作用下,会转化为高浓度的碱。经过大约大半年的精心培育,硝田中的土壤将富含大量的硝,最后,挖出这些富含硝的土壤,并掺入草木灰进行热淋浴处理,草木灰不仅能进一步清除杂质,还能去除异味。同时在硝田上盖雨棚,要透风防雨。淋浴后的残渣可以肥田。这样就可以产生大量的硝了。这个硝田,王凡准备修建在普莱西亚庄园里。自己亲自监管。这个制硝后的残渣肥力是很强的。要混合其他肥料使用,不然就会烧苗了。

有了稳定产量的硝,加上《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硫磺的制取,木炭不是很容易制取吗。这下华夏古代黑科技黑火药就出现了。最后加个鸡蛋清,揉吧揉吧再用筛子一捻,颗粒火药就出来了。

王凡的时代,那些头顶一块布,全球为最富的巴依老爷们,为啥那么阔气,不就是石油吗?我到时候,把石油这么一挖,放在大大的铁罐子里把温度加热到200度,收集的就是汽油,加热到300度收集的就是煤油,加热到400度,收集的就是柴油。除了可以推动内燃机的发明,也可以用陶土罐里面装着汽油。做成燃烧罐。这就是巷战利器。就算现在罗马没有控制波斯湾。但是我可以提纯酒精浓度做替代品。就在商朝就发明了。这些年由于蒙元的大汗爱喝酒。契丹人基本都会做些酒水换钱。现在的玻璃算奢侈品。等工业化后,玻璃燃烧瓶就可以普及了。

第三就是肥皂,用动物油脂和碱水发生皂化反应就成。就是将草木灰与石灰水混合搅拌,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沉淀。把沉淀物过滤了,就是碱水了。肥皂不就出来了吗?

至于碳酸氢钠就麻烦些,要用到氨,食盐和石灰石等原料,生产过程中,氨起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先把食盐和氨制成氨盐水,再把石灰石煅烧释出的二氧化碳通入氨盐水中碳化得碳酸氢钠,过滤后煅烧便得纯碱。过滤的母液含氯化氨,加入石灰乳后,蒸发回收氨,用来循环利用。关于氨气,则可以用煤通过土法炼焦工艺收集。至于炼焦,契丹人早就会了。

最考验社会生产工艺的是三酸了,不过首先我要把玻璃烧杯做出来。之后就是硫酸的制取。这个简单,早在唐代的《黄帝九鼎神丹经诀》中记载了利用天然矿物制取硫酸的方法。不过在《天工开物》中有关于硫磺的制取。只要稍稍修改工艺,就可以利用硫磺燃烧制得硫酸。有了硫酸,就可以和盐反应,制的盐酸。最后用硫酸与硝石反应可以生成硝酸。有了硝酸就可以和棉花反应生成硝化棉,就是无烟火药。硝酸还可以和水银在无水酒精参与下生成易燃易爆得硝酸盐。这样罗马就可以生产子弹的底火了。

这些东西可是绝密科技。自己偷偷做些,保证军工生产就可以了。大规模生产还是等个一百年吧!

看着自己写的密密麻麻的记录。王凡哈哈哈的笑了起来。这下就不怕自己忘记了。如果自己学习好点,学了理科。穿越来了,就不用像我这样抓耳挠腮了。真的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王凡正要收笔,突然想起了橡胶的硫化反应,就是100份橡胶加3份硫,3份碳,混合加热,就可以制作轮胎。虽然王凡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想起来,但是既然想起来就要记下来。以后等大明的郑和来到这里,对他说新大陆的事,自己派人跟着船队一起出发,挖些橡胶树回来就可以制造轮胎了。

王凡刚把资料整理好,侍女就进来汇报:“王子的卫队成员们,都到了。”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