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上官家的试探(第1页)
第六章:上官家的试探
周末清晨,秋歆楠特意换上了一身干净的休闲装,比约定时间稍早一些,来到了上官婉儿短信中提到的地址——位于城西一片幽静老城区的一座独门院落前。
青砖灰瓦,朱漆木门,门楣上没有任何标识,只有两个古朴的铜环。院墙内探出几枝苍翠的梧桐,隔绝了外界的喧嚣。仅仅是站在门外,秋歆楠就能感受到一种沉淀了岁月的宁静气息,与他体内流转的淡金真气隐隐产生了一丝微弱的共鸣。
他深吸一口气,扣响了门环。
开门的是上官婉儿。她今天穿着一件素雅的月白色旗袍,将窈窕的身段勾勒得恰到好处,少了几分校园里的青涩,多了几分古典的韵致。
“你来啦,快请进。”她微笑着将秋歆楠迎进门,眼中有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和期待。
踏入院门,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庭院不大,却布局精巧,假山盆景,曲径通幽,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檀香和草药混合的清气。秋歆楠下意识地运转望气术,虽然依旧吃力,但仍能模糊看到,整个院落的气场圆融而凝聚,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守护着,与外界的驳杂截然不同。
“好地方。”他由衷赞道。
上官婉儿浅浅一笑:“家里长辈喜欢清静,所以布置得简单些。”
穿过回廊,来到正厅。厅内布置古色古香,红木桌椅,墙上挂着意境深远的山水画。己有几人在座。主位上是一位身着深色唐装、面容清癯、目光温润却隐含威严的老者,他气息内敛,秋歆楠的望气术竟有些看不真切,只觉其气场如深潭,渊深莫测。这应该就是上官婉儿的爷爷,上官弘。
旁边坐着一位气质雍容、眉眼与婉儿有几分相似的中年(婉儿母亲,苏仪),以及一位神色严肃、坐姿如钟的中年男子(婉儿大伯,上官磊)。还有几位年纪不一的男女,气息都颇为沉稳,显然并非凡人。
“爷爷,妈,大伯,这就是我同学,秋歆楠。”上官婉儿介绍道。
秋歆楠不卑不亢地行礼:“上官爷爷好,伯母好,各位长辈好,晚辈秋歆楠,打扰了。”
上官弘微微颔首,目光在秋歆楠身上停留片刻,眼中闪过一丝极淡的讶异,随即恢复平静:“秋同学不必多礼,坐。常听婉儿提起你,说你于医道颇有悟性。”
“上官爷爷过奖了,晚辈只是初窥门径。”秋歆楠依言在下首坐下,姿态从容。
简单的寒暄后,话题自然而然地转向了中医。起初只是探讨一些经典理论,秋歆楠凭借扎实的基础和《外经》带来的独特视角,对答如流,言之有物,引得几位长辈微微颔首。
然而,气氛很快变得微妙起来。
那位神色严肃的上官磊忽然开口,语气带着审视:“秋同学,听说你不仅理论学得好,还擅长推拿正骨?前些日子,婉儿偶感风寒,咳嗽不止,用了些常规方剂效果不佳。你既然在此,不如帮忙参详参详?”
这话看似请教,实则是一次不动声色的考校。寻常学生,哪里能轻易参详连上官家都觉得棘手的病症?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秋歆楠身上。上官婉儿有些担忧地看了他一眼。
秋歆楠心知考验来了。他看向上官婉儿,凝神片刻,并未动用太过耗神的完整望气术,而是结合《外经》中对“五色”、“五声”与脏腑关系的论述,仔细观察她的面色、眼神和呼吸节奏。
只见她面色略显苍白,但颧骨处有一抹不正常的微红,呼吸间气息略促,偶有咳嗽,声音沉闷,带有痰音,却似乎难以咳出。
“婉儿学姐,”秋歆楠斟酌着语句,尽量不显得惊世骇俗,“若晚辈没有看错,您此次外感,并非单纯风寒或风热。可是先有恶寒、身痛,继而发热、咽干,现在虽热势不高,但咳嗽频繁,痰少而黏,胸闷肋胀?”
上官婉儿眼中露出惊讶之色,点了点头:“没错,就是这样,感觉病邪好像郁在里面,出不来的样子。”
秋歆楠心中了然,这符合《外经》中提到的“邪伏膜原,枢机不利”的一种轻症表现,寻常方剂确实难以首达病所。他继续道:“此乃表邪未彻,内传介于半表半里,郁而化热,影响了肺气宣降和少阳枢机。若用常规辛温或辛凉解表,恐关门留寇。或许……当以和解枢机,宣肺化痰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