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75章 设计与营销革命(第1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盛夏的江城酷热难耐,骄阳似火,炙烤着大地,但"凡诚·悦府"的销售中心却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玻璃幕墙外,排队的人群撑着遮阳伞,汗水浸湿了衣襟,却难掩脸上的期待。项目的热销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一期房源在一个月内售罄,二期预约登记人数己经超过推盘量的三倍,销售顾问们忙得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电话铃声此起彼伏。

"林总,我们的设计理念得到了市场的高度认可,"销售总监推门而入,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光,手里攥着厚厚的报告,"很多客户说,就是看中了我们的户型和小区规划,特别是那套南北通透的三居室,几乎成了抢手货。还有位老教授特意从外地赶来,说咱们的绿化布局让他想起了江南园林。"

林凡站在落地窗前,望着窗外熙熙攘攘的人群,却没有被成功冲昏头脑。他转过身,眼神沉稳如常:"热销是好事,但更是责任。"他在项目总结会上强调,手指轻敲桌面,"我们要把设计和营销上的创新,转化为产品的真正价值,兑现对客户的承诺。不能只图一时风光,必须让每一户人家住得舒心、安心。"

他随即提出了"三个极致"的要求:设计极致、质量极致、服务极致。林凡详细阐述道:"设计极致意味着每个细节都经过千锤百炼;质量极致是钢筋水泥里的良心工程;服务极致则从签约到入住全程无忧。我们要通过凡诚·悦府项目,重新定义江城的住宅标准,让同行看到,好房子不只是口号。"

设计团队的挑战最大。虽然一期户型如大开间和明厨明卫受到了市场欢迎,但林凡要求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不留任何遗憾。"要根据一期客户的反馈,改进不足之处,比如厨房操作台的高度问题;要研究新的设计理念,保持领先优势。"他翻开客户问卷,指着一行小字,"有位妈妈说储物空间不够,孩子玩具没处放,这就是我们的突破点。"

林凡亲自组织团队前往深圳、广州考察,学习沿海地区的先进设计经验。临行前,他在机场候机厅召集会议,语气严肃:"不仅要学形式,更要学理念。为什么他们的户型更合理?为什么他们的社区更宜居?比如深圳那个项目,阳台成了第二客厅,广州的社区动线让老人买菜少走弯路。这些细节,都得带回来消化。"

考察归来后,设计团队在会议室里争论不休,最终提出了多项改进:扩大阳台面积,增设花槽和休闲区;增加隐藏式储物空间,优化动线设计,让走廊不再浪费半寸。。。。。。这些改进虽然增加了10%的成本,但大大提升了居住舒适度。一位年轻设计师展示模型时激动地说:"现在连转角都考虑了防撞设计,这才是人性化。"

"我们要站在住户的角度思考,"林凡在设计评审会上强调,他拿起一支笔在图纸上圈点,"想象自己住在这个房子里,哪些地方不方便?比如卫生间地漏位置不合理,洗澡容易积水;哪些地方可以更好?像玄关的换鞋凳高度,得让老人孩子都顺手。"

最创新的是社区规划。林凡提出了"全龄友好社区"的理念,要求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居民需求,设计相应的活动空间和设施。他指着沙盘模型解释:"儿童要有安全的游乐场,铺上环保橡胶地垫;青少年要有篮球场和自习室;成年人要有咖啡吧和健身区;老年人要有门球场和医疗站。一个好的社区,应该满足所有居民的需求,像个小社会一样自给自足。"

质量管控更加严格。林凡引入了第三方监理制度,聘请专业的监理公司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每道工序都拍照存档。"我们不能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他在工程会议上说,语气不容置疑,"要有外部的监督和制衡,哪怕多花点钱,也得让客户住得踏实。"

但是,一场质量现场会引起了轰动。林凡在检查3号楼时,发现部分墙体砌筑质量不达标,灰缝不均匀,当即召集所有施工方,冷着脸要求拆除重建。工人们窃窃私语,项目经理试图辩解,林凡却一挥手:"质量面前没有小事。今天放过一个小问题,明天就会出现更多大问题。这堵墙拆了重做,损失从我的奖金里扣。"

这个消息很快在业内传开,有人称赞林凡负责任,说他是"地产界的匠人";也有人笑他太较真,茶余饭后议论:"一堵墙而己,修补一下就行了,何必全部拆除?多耽误工期啊。"林凡的回答很坚决,他在接受采访时首视镜头:"我们要做的是百年工程,不是临时建筑。质量是企业的良心,不能有任何妥协。客户的血汗钱,换不来半点马虎。"

营销创新也在持续。林凡提出了"体验式营销"的理念,要求销售中心不仅是卖房的地方,更要成为客户体验未来生活的场所。他亲自督战,销售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增加了儿童游乐区,铺上彩色泡沫垫;咖啡书吧飘着现磨豆香;健身体验区放着智能跑步机;还制作了精美的项目宣传片,用无人机航拍展示社区全景。同时,他培训销售人员成为"生活顾问",而不是简单的推销员,教他们用平板电脑模拟家居场景。

"你们要帮助客户想象未来的生活场景,"林凡在销售培训会上示范,他拿起一杯咖啡递向模拟客户,"不仅是介绍房子,更是介绍一种生活方式。比如周日在阳台看江景,孩子在楼下玩耍,这才是卖点。"

最让人惊喜的是物业服务的提前介入。林凡要求物业公司在项目交付前半年就介入,参与规划设计,准备服务方案。物业经理起初不解,林凡耐心解释:"物业服务不是交房后才开始。从规划设计阶段就要考虑后期的服务需求。比如垃圾收集点设置得离电梯近些,免得保洁员跑远路;安防摄像头避开盲区;绿化养护通道预留机械入口。这些小事,交房后再改就难了。"

随即,林凡做出了一个创新决定:组织己认购客户成立"业主质量监督小组",定期参观工地,监督工程质量。工程总监立刻反对,眉头紧锁:"客户不懂工程,指手画脚会影响施工进度。万一提些外行意见,咱们还干不干活了?"林凡却坚持,他召集业主代表开会时语气诚恳:"客户是不懂工程,但他们是最关心质量的人。他们的监督是对我们最好的促进。而且这也是建立信任的好机会,让他们亲眼看着家怎么建起来。"

果然,业主监督小组起到了意想不到的作用。第一次参观时,一位年轻妈妈指着阳台栏杆说缝隙太大,孩子可能卡住;另一位老人抱怨楼梯坡度太陡。这些工程师习以为常的问题,在业主的视角下显得特别突出。工程团队连夜整改,而开发商开放、透明的态度,也赢得了业主的信任和好评。一位业主代表在反馈会上感慨地说:"没想到开发商这么愿意听取我们的意见,连地漏位置都按建议改了。这房子买得放心,值了。"

在一系列改革措施的刺激下,"凡诚·悦府"二期预售取得更大成功。开盘当天,销售中心外排起长龙,200套房源在3小时内售罄,创造了我市房地产销售的新纪录。欢呼声中,销售团队击掌相庆,一位客户捧着合同喜极而泣:"抢到了!我爸妈说这是养老的好地方。"

更令人惊喜的是,项目的成功带动了周边地块的价值提升,地价上涨了15%。其他开发商开始学习"凡诚·悦府"的设计理念和开发模式,行业交流会上,有人偷偷拍照记录细节。

"我们正在改变这个行业,"林凡在庆功会上举杯,灯光映着他眼角的皱纹,"但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我们要继续保持创新,引领发展,让江城人住得更好。"

但他知道,设计与营销的革命还需要落实到最终的交付和服务上。随着交房日期的临近,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而此刻,他需要为集团的未来发展,构建更加稳固的基础,灯光渐暗时,他独自翻开笔记本,写下"客户满意度调研"的新计划。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