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扩散的余波(第1页)
报纸的油墨尚未干透,电报的讯号己经在线缆上奔腾。
不到两日,王宫露台上的演说便传遍了雷瓦尼亚的每一个角落。
城镇的广场上,报童振声高喊:“女王未死!女王万岁!雷瓦尼亚万岁!”
人们蜂拥而至,手中接过报纸,眼神炽热,呼吸急促。
电报局里,打字机的敲击声此起彼伏,像是战鼓一般,将同一句话一次次传往远方——
“子弹没有击垮女王!子弹更不能击垮雷瓦尼亚!”
原本还只是时髦风尚的骑行,此刻却被赋予了新的意义。
车轮,不再只是贵族子弟的消遣,不再只是城市青年的新奇玩具。
它成了“雷瓦尼亚意志”的象征。
骑上自行车的,不仅仅是在追逐速度,更是在用身体践行女王的誓言:
雷瓦尼亚不会倒下!雷瓦尼亚不会沉默!
在乡村,农夫卖掉牲畜换来了一辆简陋的自行车,推着在泥路上练习,口中嘟囔着:“这是女王陛下说的未来。”
在城镇,工厂的工人们凑钱买车,轮流骑行,他们把这称作“荣誉的一圈”。
甚至就连学堂里的孩子们,也会在用木头框架拼凑的简陋车子上,喊出稚嫩却嘹亮的“万岁”。
这股风潮,远远超出了我最初的设想。
我原本只是想通过自行车的流行,悄然在军中建立一支机动部队。
可现在,自行车几乎一夜之间被赋予了民族主义的神圣光环。
报纸的宣传、酒馆的口口相传,让骑车的人仿佛立刻高了半个头。
谁若不参与其中,便会在街头巷尾遭到异样的目光,甚至有人会冷冷丢下一句:
“难道你不支持雷瓦尼亚吗?”
骑车,成了政治立场的表态。
成了检验忠诚与否的试金石。
帝都的冬夜,沉重的雪雾压在宫廷的穹顶上,像是随时要让这个古老帝国窒息。
亚历山大皇帝双手紧握着一份来自雷瓦尼亚的报纸。
粗糙的油墨上,那张年轻的面孔冷冽而鲜明——她在万人欢呼中高举手臂,字里行间的誓言无一不是对帝国的挑衅:
“子弹没有击垮我!更无法击垮雷瓦尼亚!”
皇帝的呼吸骤然急促,眼中的血丝一瞬间布满,手掌因用力而青筋暴起。
下一刻,他猛然将报纸摔在地上,靴跟狠狠碾下,口中咆哮:
“疯子!女恶魔!!嗜血的战争狂人!她是要把整个国家都拖入疯狂!”
怒吼震荡在宫廷的穹顶下,群臣屏息,这一刻,所有人都清楚皇帝愤怒背后的原因。
仅仅在不久前,帝国的军队才在与雷瓦尼亚的战争中惨败。
无数精锐覆灭,大片领土割让,停战协议如同锁链,将帝国的手脚牢牢束缚。
而那笔沉重的战争赔款,每一枚交出去的金卢布都像是刀子,不断的割开国库和民心的伤口。
街头巷尾的咒骂声、工厂与矿井的罢工潮、农民的暴动,甚至曾逼得皇宫门口都竖起了绞刑架。
亚历山大亲眼看见过暴民的眼神,那种要将他生吞活剥的恨意,至今仍令他夜不能寐。
现在,赔款尚未付清,停战协议依旧生效。
在这样的时刻,雷瓦尼亚的女王还居然还在大庭广众之下,用那一场演说试图再次点燃战争的火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