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4050(第20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于庆隆说完又低声嘱咐几句,又去见了牢头,聊了一会儿才离开。

没多久之后有人给严西宽送来一盏小油灯。牢中昏暗,看书费劲,有了这灯哪怕是在夜里看个书想来也是没问题的了。

于庆隆出去之后也把严西宽想要书的事告诉了马亲随,又道:“亲随兄弟你去取书,我与守城得先去趟武家打铁铺。这两日我们先不回家了,待把西宽兄弟弄出来之后再回去。夫君你也想想如何与父亲母亲说明此事,方便时让长捷兄弟告知父亲母亲一声。”

方戍道:“这倒不难,一会儿我叫长捷帮着捎一封信,父亲见了自会明白。”

几人说好之后便分开,约好了晚些再在牢房外不远处的一家酒铺门口见面。

马亲随去取书,这时方戍拉住于庆隆边走边问:“隆哥儿,你先前如何与那位纪师爷说的?”

于庆隆道:“我告诉他,从我们这里拿钱不如从吴家拿。吴家比我们富多了,从我们这才能拿多少?再者说,你跟西宽兄亲随兄好歹都是秀才,给你们安了污名,那传出去对咱们镇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不过这次破些财是免不了的。我只是想着,这财不能白破,吴家想要我们出血,那我们少说也要拆他们几根骨头。否则一但低一次头,以后便要处处受掣肘。”

方戍道:“隆哥儿所言甚是。只是这样一来我自己手里的钱怕是不够,少不得要从你那里支取些。”

于庆隆想想也有些肉疼。这次的事,若想按他的想法办成,花个十两二十两是跑不了了。

但这也总好过方戍被安了偷税的罪名好,若真是那样,破财自不必说,毁了前程才是最可怕的。

“钱再赚就是了,只要人在,其他的努努力总会有。”于庆隆拍拍方戍,“不过这样一来夫君以后就要更加勤勉了。”

“隆哥儿放心,我以后定当好好学。”

两口子说话间到了武家打铁铺。幸而武胜在。方戍说严西宽病了需要人轮流照顾,武胜便拿了他写的信说回去便告诉方父方母。

天擦黑的时候,马亲随将书交到了牢头手里。他还带了床被子,担心严西宽夜里冷。他发现那牢头很好说话,毫不为难就帮他办了,心里便稍稍放宽些心。

一行人回到租赁的屋中。

这是个极小的房子。推开大门走不几步便是屋门,一进去黑洞洞的甚至不赶于庆隆在上溪村的家好。

马亲随不无窘迫道:“让小于兄弟见笑了,快坐,快坐。”

他把褥子铺在炕上,让于庆隆坐。

他翻了半天才勉强翻出一个尚算完整的碗来,帮于庆隆倒了些水。

于庆隆道了谢,坐下来之后却觉得心里颇不是滋味。

这里实在简陋,唯一能瞧见的值些钱的东西便是书和一些笔墨。还有一些纸,上面写得已经无处可写了。

两个秀才住的地方,竟通屋找不出一件完整的东西来——

作者有话说:这里说下为啥最近更新少,婆婆手术了还没有出院。娃也放假了,时间就特别紧。过几天会好些,到时我会尽量多更哒QQ[爆哭]

第48章第48章不是,这事咋变……

于庆隆不由得想起吴威和杨凤。来的时候坐着马车,虽谈不上披金戴银,但穿的也是质感颇好的衣料,银饰也是花样繁多。

瞧着人模狗样,可说出来的话,做出来的事却实在叫人恶心。最可气的是这样的人都能好好的活着,努力求学向善的人却过得如此艰难。

马亲随说:“晚上我们都没吃。家中还有些米,要不我去煮些粥来喝?”

方戍倒是无所谓,他以往也时不时会来这边,也都是这么吃的,却觉得有些委屈了他的夫郎,便问于庆隆:“隆哥儿要不要就些别的?我去买。”

于庆隆说:“不用,有什么吃什么便好。有劳亲随兄。”

马亲随便去洗米烧火去了。

于庆隆跟方戍干脆搬了两张木凳,与马亲随一起坐在院子里。屋里也有灶,但这个季节夜里不能天天烧火,不然热得根本睡不着觉,通常做吃的还是要用外面搭的灶台。

方戍跟于庆隆帮忙掰柴火。

在镇上柴火也要买,但这东西也分好坏,便宜的往往不好烧,不是太潮就是要掰了才能烧。古装剧里劈柴那都得是比较粗的大木柴,家里条件不好的可烧不起。

“要不我还是出去买些酱菜回来,总不好干喝粥。”马亲随说,“好歹是小于阿兄第一次来我和西宽这。”

“不用,有粥喝已经很好了,亲随兄不必客气。再说了,这次的事本也是我和守城给你们添了麻烦,你这样倒叫我们过意不去。”

“这叫啥麻烦。与守城帮我们的相比实不足挂齿。”马亲随说,“也是来年我与西宽还想再去考一次,所以得攒着路费,不然倒也不至于如此紧巴。”

“考过就好了。”

“借小于阿兄吉言。”

于庆隆没再说什么,只越发觉得画本子的事得尽快提上日程。

却说另一头,杨凤从吴威那得了那五两银子之后原本打算过一个月再找人狠揍于庆隆一顿。可越想越觉得时间太久不解气,这便决定跟她儿子吴显先使个别的招。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