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5章 风起于青萍之末(第2页)

章节目录保存书签

这次咨询虽然没有提供immediate(立即)的解决方案,但让他更清晰地认识到现实:在对方没有采取更过激行动之前,依靠常规法律手段效果有限。自我保护、提高警惕、保留证据是当前更可行的策略。他默默记下了“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治安管理处罚条例”这两个关键词,准备日后深入研究。

返回家中,己是下午三点。他再次投入研究,这次他重点深入分析了沪电股份(002463)。他仔细翻阅了其近三年的年报和最新的券商研报,重点关注其新工厂的产能爬坡进度、下游客户结构(尤其是与华为、中兴、诺基亚等通信设备巨头的合作占比)、以及在高多层PCB板上的技术优势。所有的基本面信息都在印证他的判断:这是一个处于周期底部、即将迎来行业东风和自身业绩拐点的优质标的。他在交易软件上为其设置了严格的加仓价格预警线。

傍晚,他再次检查了实达集团的盘后数据以及相关新闻,没有任何异常,那则补助公告的利好仍在持续消化。

就在这时,他的常用手机响了一下,是一条短信,来自大学同学张薇(财经记者)。

“顾珩,你看今天的《华夏财经周刊》了吗?那篇关于‘珩’的专访太厉害了!我们报社今天开会都在讨论这个人!话说……你也在省城搞金融,不会认识这位大神吧?(开玩笑的)”

顾珩看着短信,哭笑不得。张薇的首觉有时候准得可怕。他回复道:“看了,写得确实很有深度。不过这种大神哪是我能认识的?仰望一下就好了。”

刚回完张薇的短信,另一个大学同学的微信群也活跃了起来,内容同样是讨论那篇专访和神秘莫测的“珩”,各种猜测和崇拜之词刷屏。顾珩只能默默潜水,看着自己的另一个身份被同学们热议,这种感觉异常奇妙。

他甚至看到林若薇(高中同学)也在群里悄悄@了他一次,发了个偷笑的表情。顾珩没有回应。

媒体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渗透进他的现实社交圈,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必须将“顾珩”和“珩”这两个身份严格区分的决心。他提醒自己,在与任何现实中的熟人交流时,都必须保持低调,绝不谈论任何具体的投资操作。

晚上,他独自一人坐在书房里。新家很安静,他甚至能听到冰箱压缩机启动的微弱声音。他打开电视,让新闻的声音充满房间,驱散那种被无形目光注视的错觉。

他再次审视自己构建的投资金字塔和下周的计划:

1。短期:稳健处理实达集团收官,锁定利润。

2。中期:开始为布局沪电股份等5G核心标的做准备,耐心等待技术买点。

3。长期:持续跟踪医药、消费龙头,等待估值消化。

4。安全:严格执行身份隔离和网络安全措施,警惕任何异常。

5。拓展:周密准备与唐煜的会面,争取赢得真正的认可与合作。

思路清晰,但每一步都需如履薄冰。

他知道,下一周将是关键的一周。他不仅要在市场上完成资金的切换,更要踏上通往更高圈层的台阶。而与唐煜的会面,将是对他投资理念的一次重要检验,也是他能否真正步入“深水区”的敲门砖。

风,起于青萍之末。而他己经不再仅仅满足于感受风的方向,更开始学习如何辨别不同层级的风力,如何调整船帆,为自己打造一艘能抵御风浪、乘风破浪的坚船。

他闭上眼,脑海中不再是跳跃的K线,而是奔涌的时代浪潮和清晰的产业地图。他要做的,是找到其中最有力、最持久的浪头,然后稳健地踏浪而行。

真正的投资之旅,此刻才算是真正扬帆起航。

章节目录